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于10月1日施行,其中,对餐饮具消毒行业提出了细致的要求。泉州出现餐饮具消毒行业的时间不长,行业内部情况如何呢?恶臭扑鼻、苍蝇乱飞、垃圾遍地……9月1日,本报第五版报道了晋江一家餐具消毒中心在上述恶劣的环境中,一天清洗上万套碗筷,销往晋江、泉州市区等地餐馆的饭桌上。随后,一些热心读者向记者报料,这不是个例。连日来,记者暗访了泉州市区、晋江、惠安、台商投资区等多家餐具消毒厂,为读者揭露消毒餐具光洁白亮的背后,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揭露:消毒餐具光洁白亮背后的景象
现场篇
小作坊多隐蔽 老板警惕性高
根据爆料人提供的信息,记者电话联系一家据称位于晋江市西滨镇的消毒餐具工厂。“开什么餐馆?开在哪里?多大面积……”电话接通时,工厂老板立即提出一堆问题。当记者询问工厂具体位置,希望自己运送消毒餐具时,工厂老板立刻说:“在机场这边附近,你们打电话给我,我就可以上门收餐具,不用你们过来。”记者又提出想去工厂看一看时,该老板先是称自己不在厂里,随后又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你放心,这一带很多餐馆的碗筷都是我们提供的,是数一数二的,不用看了,想要餐具的时候打电话给我就可以。”随后便挂断电话。
在鲤城区玉霞街一幢民房一楼里,有一家名为“碗德福”的餐具消毒厂。记者走进时,一位阿婆立刻迎上来问干什么。得知记者要订购消毒餐具时,一位年轻男子走了出来。交谈过程中,男子不断询问如何找到工厂、是谁介绍的,并一直强调自己并不是工厂老板。
记者暗访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否有营业执照,大部分消毒餐具厂均较为隐蔽。消毒餐具包装上所印的地址,基本只写明县(市、区)、镇或者街道,并无详细地址,只能通过电话联系。而当记者通过这些电话与之联系时,这些工厂的老板均表现出了很强的警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