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前景光明,也被公认为最有诱惑力的朝阳产业,因此企业扎堆进入、投资建厂一浪高过一浪,人才需求的扩大,使得原本就人才匮乏的LED产业更为出现“人才荒”。另一方面行业的火热带动人才流动性,催生出一股股“跳槽热”。在招人、用人、育人等社会性问题上,LED行业自身又遭遇哪些困惑?企业又是如何看待与面对的呢?
招人之惑:到处是人,却招不到想要的人
LED从诞生走到如今已有六十多年,但对于中国很多照明企业而言仍是一个新兴事物,产业环境滞后与企业用人迫切的矛盾,促成一场场激烈的人才大战。每逢招人高峰时期,业内常常泛滥各种吐槽,并将其归咎于资本太火热、行业太浮躁、企业病急乱投医等等理由。
中国大陆率先率先进入LED领域的厂家寥寥无几,行业专家人才“兵不满千”,一下子冒出几千家企业张口要人,任谁都受不了,底子薄成了中国LED产业的硬伤。企业病急乱投医、行业浮躁不安,表面看是供需失衡成了跳槽流动的直接原因,隐藏背后的是融资泡沫———有钱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招兵买马。事实上LED不是从这几年才开始火起来,早在2004年—2008年就产生一股投资热潮,企业永远不缺人,缺的是人才。
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林纪良认为,当前最缺乏的是技术型营销人才。目前LED照明本身处在一个摸索阶段,没什么可参考的样本,当前各行各业营销人很多,但真正对行业技术发展路线、产品规划以及产业未来走向等方面都有一定透视能力的营销人才并不多。
LED照明企业在用人制度上,目前缺少人才培养、激励及合理规范的薪酬结构。很多人才低职到高职滥竽充数,行业之间的人才互换交替频繁,缺少有效的行业专业性人才评价体系。
当人才匮乏遇见人才泡沫,企业管理者陷入了困惑。一方面,当前只要在行业某大企呆过半年,无论是扫地端茶,就敢自吹“资深”,工作满一年就敢自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在盲目扎进行业的企业老总眼中就成为了“高价待沽”的高级人才,开出的高价码自然引诱此行业内人士频频跳槽。
业内人士称,一个LED封装大厂的制造部主管,经过跳槽摇身成为某LED集团总经理,对市场、销售、技术、研发等全然不知,完全凭一知半解的生产过程掌控企业,堪称“不知者无畏”。
用人之惑:病急乱投医,急于见成效
随着LED的火热让许多企业都想分一杯羹,传统转型、整合重组、跨界进军等等,企业领导者战略上的快速切入,导致企业体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包括管理用人、产品技术乃至企业文化等。企业希望人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显著的业绩,而人才本身亦对企业存有较高期望,在行业扑朔迷离,没有参考样本的状况下,这种相互间过高的期待,往往落差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