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100万左右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因为与人们生活贴切的环境有关,《穹顶之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远离雾霾,呼吸同一片纯净天空!”陶企也卷入了穹顶之下,与环保法来了个正面交锋 。

由于《穹顶之下》提出了“直接燃煤是造成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的观点,这无疑是给陶企当头一棒,在刚结束不久的全国两会中,李克强也提出,严抓环保态势依旧不减。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甚至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种种信号都在表明,如果陶企不加快整治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与环保法坐同一船上,将会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甚至破产、灭亡。
陶企要走环保,主要考虑的是燃煤问题。煤中含有硫,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要么在企业外部找解决功法,要么就企业内部进行改进。论外部,陶企也有尝试“煤改气”,但是因为供气不足和价格昂贵原因都行不通。我们是煤炭大国,企业发展都依靠煤炭生产,单纯的把煤炭改成天然气,只会把我们国家发展逼进死胡同。在纪录片中,柴静指出,“煤本身不意味着脏,是可以洗干净的。”而是我国对煤的清洁极少。科达节能总裁周鹏也表示,“没有不清洁的能源,只有不清洁的技术。” 针对这个突破点,陶企可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煤能源进行清洁,这样既显示了陶企对环保法的支持与靠拢,又对生活在穹顶之下的人们有了一个交代。
环保法对陶企的严格要求,很多人就狠狠咬定认为陶企是制造污染的行业,其实,陶企也在为环保作出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向实现清洁煤气改造工作方向前进,这只是时间问题。
(注:本文出自美家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