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时代,传统开发商越来越坐不住了——泰禾、奥园等多家房企触网,恒大生产水、粮油和乳制品,绿地做大金融、投建地铁,华业地产做医疗,万科推出创客空间、长租公寓、教育社区等一系列新产品……
这场集中始于去年的地产业变局,范围越来越广,力度越来越深,从业务和投资的多元化,到产品线的多元化,再到商业模式的多元化,连家装行业也开始玩O2O了。这场变局的传导效应也许将带动到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发生深刻变局。
用当下最最流行的话,“地产+”时代来了。
泛投资时代 开发商+什么?
记者 张歆晨 发自广州
曾经让外行羡慕到流口水的房地产行业,终于在过去极度疯狂的十年间透支了未来,利润率下滑、增长放缓等现实,让习惯了高利润、高增长的房地产企业,不得不思考“坚守抑或是转型”的问题。
无论恒大地产切入四大产业,还是绿地大消费战略以及大规模海外布局,甚至万科、万达巨人抱团,一线阵营俨然已经把“突围”二字大大方方写在脸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是,越来越多企业坐不住了。
日前,时代地产宣布入股YOU+公寓,泰禾集团(下称“泰禾”)投资深圳吉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吉屋”)进军“互联网+”,中国奥园成立智安科技切入互联网……
种种迹象显示,地产企业多元化投资的步伐正在加快,一场在其他战场上布局卡位的角逐正在上演。
多元化浪潮
没有一成不变的战略。当初万科做减法的示范效应催生众多专业的房地产开发商,但时过境迁,多元化已从昔日的涓涓细流演化为如今的蓬勃浪潮。
5月5日,泰禾发公告称,其下属子公司上海红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红御”),与“中城联盟”下属多家公司等共同出资设立上海中城渝通投资 中心,其中上海红御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1240万元持股40%。中城渝通则拟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向深圳吉屋进行投资,投资金额500万美 元,持股6.67%。
自此,泰禾继大力进军金融行业之后,再度将触觉伸向如今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概念。而这并不是近期唯一涉互联网的地产企业。
13日,时代地产(01233.HK)宣布入股代表新思维和产品创新的YOU+公寓,双方合作的第一个青年创业社区也在当晚开业。19日,中国奥园 (下称“奥园”)也在广州宣布,已经牵头成立了智安科技公司,与腾讯系三大平台合作,拟打造国内最大规模的家居生活APP平台。
如果说此前恒大地产、绿地集团等一线巨头在多条战线上的布局具备某种标志性意义,那么眼下地产企业的多元化投资已经遍地开花。
有不完全统计显示,一线开发商如万科、万达、绿地、恒大,二三线发展商如泰禾、时代地产、奥园,小发展商如华业地产、阳光城等,都已经启动了其多元化发展战略,尽管每个公司在新产业的方向以及投资额度方面各有不同,但“做加法”这一趋势已经在房地产行业中基本确立。(详细内容)
万科X试验田,不仅只有创客空间
记者 吴斯丹 发自深圳
昏黄的灯光下,几个年轻人三三两两一桌,一边喝咖啡一边聊项目,不时对着电脑比划着。咖啡厅的右手边是一个路演大厅,楼上带有办公席位和会议室的孵化器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过几天即将迎来第一批创业团队的入驻。
没错,这是一个典型的创客空间,但并非出自3W咖啡或车库咖啡之手,它真正的主人是房地产开发商万科(000002.SZ)。
作为住宅开发龙头企业,万科率先开启了由传统地产开发商向城市配套服务商的转型之路。
创客空间是万科试水产品创新的开始,其所在的广州万科云城项目中,将会诞生万科塾、万科驿等一系列万科创新产品线。
对于这些从未做过的产品,万科招来了大批跨界人才,并给予一定试错空间。用万科总裁郁亮的话来说,万科新业务正处于从0到1的阶段,能否形成一个可行的模式,需要三年时间。而一旦模式形成,便可进入从1到10的阶段,即进行复制扩张。
万科X试验田
位于广州天河软件园的万科云城正在被同行围观。
“这个片区聚集广州大多数科技软件企业,但商办氛围还有待进一步成熟,大家都等着看万科云城的效果如何。”广州万科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广州万科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依托天河软件园的高科技产业,打造一个集创业、办公、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圈。
具体怎么做,如何吸引人气?广州万科尝试着拿出一栋物业来做孵化器。巧合的是,在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之后,今年两会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时间各类创客空间、孵化器浮出水面。
广州万科云城项目负责人介绍,万科云城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分为两期,用来做孵化器的是一期D栋,面积约3600平方米,共四楼。
广州万科此前并没有做孵化器的经验,因而找来了长城会、微投网进行合作。
长城会是一家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移动互联网合作平台,有着广泛的会员网络。而微投网是一家股权众筹平台,与红杉资本、软银中国等众多投资机构有着良好关系。
广州万科首先与长城会合资设立了一家机器人主题咖啡厅,位于万科云城D栋一楼,里面展示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智能机器人,定期举办主题活动。据工作人员介绍,咖啡厅主要是为孵化器提供交流的场所和空间。(详细内容)
“羊毛出在狗身上” 互联网家装成O2O新风口?
在完全免费的网上平台选定工长,随后墙面腻子是否刮完,厨卫瓷砖贴完效果如何,都可以通过手机上专门的装修App应用或微信与工长联系,随时通过图片了解进度及装修效果。
这种家装O2O(Online To Offline)的典型场景,已经被房地产领域的电商及资本敏锐捕捉到。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用免费使用和相对低廉的装修价格,尽可能多的吸附工长和装修客户,然后让这个新的“风口”飞起来。
装修去中介化
今年年初,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于敏(化名)和新婚丈夫在北京南三环买了一套二手两居室,眼下正在装修,于是与工长、装修工人斗智斗勇成为了她上班 之外的主要任务:墙砖勾缝有没有做好,水电改造的管线是否用了指定品牌,空心墙砌歪了是否免费返工……虽然工长是同事所推荐,但这些“斗争”仍从今年5月 初开始,几乎天天上演。
前些天,还有一个人也在装修,他装的也是老房子,同样是通过亲人介绍,找了一个工长。他运气不错,遇到了一个负责的工长,他便说服工长加入了自己的“平台”。这个人是乐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乐居”)CEO贺寅宇,这个平台是乐居旗下家装板块的互联网产品“抢工长”。
5月18日,贺寅宇对《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记者说,目前“抢工长”平台已经进入了全国50个城市,签约工长超过1万人。他的计划是,2015年落地达到100个城市,在3万亿~4万亿元的家装市场与传统渠道抢客户。
虽然名为“抢工长”,但实际上不仅不需要抢,装修业主还可以免费挑选不同星级的工长。应用步骤大致是,乐居提供一个以工长和装修业主直接联系的互联 网平台,以自有的审核机制挑选工长加入,进行培训,然后在网上呈现他们各自的从业经历、籍贯、完工案例、用户评价,还能显示星级、服务次数,级别越高、报 价越高。业主在多个工长、多套装修方案中作出选择之后,将签订与工长、平台之间的三方协议,随后在装修过程中,平台负责对装修金、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监 督,工长与业主之间可以通过App手机软件实时沟通,在装修结束后,平台参与验收,并对工程实行五年保修。
乐居的抢工长装修平台于今年1月20日正式上线,被乐居视为对新房、二手房业务的补充,并与二手房一起,成为获取增量的新途径。这种模式解决的是家 装领域的什么痛点?“抢工长”平台总经理的张原认为,首先,业主可以通过App直接监工和选材,节约时间成本,并可与工长直接沟通,而对于工长而言,也结 束了“游击战”,减少营销成本。
多家互联网家装网站上都把“实时监工”、“第三方监理”作为卖点。乐居的做法是,每个客户把30%的装修款交给抢工长平台做监管,如果消费者和工长产生了纠纷,平台方会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