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内外病症总结 品牌“超生”难养活

/ by 中华陶瓷网 浏览次数:

陶瓷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市场中品牌层出不穷,有从原有家居建材品牌跨界过来的,有新生的,也有早早起家终于出头的,在众多陶瓷品牌的市场争夺中,有人欢喜有人愁。部分陶瓷企业坚持“广撒网”,最后却左右不顾,无力养活所有品牌——样样做,样样亏。

 

盲目超生,抚养无力

或许是受了“人多力量大”这句话的影响,中国陶瓷企业普遍存在一个毛病——品牌超生严重。往往是一个牌子还没有打响,就借势再生几个以为孩子多就赢利多。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陶瓷企业不分青红皂白,想生几个就生几个,等孩子生下来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由于事先没做好品牌规划,加之企业缺少管理品牌、正确引导的能力,直接造成品牌影响力弱、产品型号和性能近似、经营模式和广告活动雷同,形成了“个个孩子抢奶吃个个孩子吃不饱”的局面。这种不考虑品牌的承载能力,而仅仅基于生产、渠道方面的资源优化的做法,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直接造成了品牌核心价值的严重缺失,为品牌发展留下隐患。

好大喜全定位模糊

品牌定位要有针对性,利用特定的品牌形象,才能吸引特定的目标群体。我国许多陶瓷企业在品牌定位上,舍不得牺牲,总是漫天撒网,认为将目标市场定得越庞大,成功的把握也就越大。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清楚目标市场、顾客的所思所想缺乏市场比较和分析,直接导致了陶瓷品牌难以形成和发挥应有的竞争力。

概念炒作短视自吹

中国的许多陶瓷企业,表面上看来似乎很有创新能力,不断创造概念与热点。这些所谓的概念无非就是引导消费者,说明自己的陶瓷环保。但陶瓷毕竟是装修用品,不是让消费者当成日常用品来用的,这与喝、炒、养三种概念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因此并没有传达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弄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

即使退一万步讲,这样的概念炒作可能在短期内创造较好的销售业绩乃至销售奇迹,但对品牌的建设而言却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些都是有前车之鉴的。现在随着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越来越理智了,因此仅仅靠着广告铺天盖地的轰炸,仅仅靠着一两个莫名奇妙的花招,就想来糊弄消费者,即使你的广告吆喝的声音最大,播放次数最多,消费者照样不买你的帐。

模仿严重缺乏创新

模仿是人的本能,人类之所以模仿才发展到今天。所有的创新也皆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之上。但模仿只能说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一味的模仿别人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内涵,企业很难做强做大。其实许多陶瓷企业在发展之初,是完全可以抛开模仿这个怪圈的,可是短期的利益蒙蔽了一些陶瓷企业的眼睛,他们觉得既然模仿能够取得效益,何必又多此一举去自闯出路呢,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陶瓷企业从品牌的命名,到研发技术,再到产品的性能和销售的模式都开始模仿别人。似乎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企业不会在短时间内就被市场淘汰。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