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剩产能是建材业的噩梦
以陶瓷行业为例,产能过剩比例高达40%,房地产市场的疲软是建材业的大幅下滑的直接因素。过剩产能带来的结果便是利润的大幅下滑,甚至大面积亏损。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国务院部分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会上发布的报告便指出,目前全国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只相当于2007年水平。
过去的水泥和钢铁行业还有半数的企业有微利可收,如今的大部分企业都存在潜在的亏损状态,大家都在拼谁更“赔得起”。市场竞争的不规范让行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的同时更承受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遏制、扭转当前建材产品价格和经济效益下滑,是实现今年建材行业平稳运行的迫切需求和首要任务。
提高素质,兼并重组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是全行业的共识,单纯地想依靠国家外援的外力是不能改变根本局面的。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认为,需突破现有的兼并重组模式,改变一对一谈判,逐渐制定出导向目录指南,明确方向性归宿和导向性目录。可以变整体收购为相互持股。运用混合所有制,尝试同一区域的企业,按照资本组建成立新公司统一经营;组织错峰生产,要进行同区域内停产限产企业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利的尝试。
优胜劣汰,海外转移
对于长期性过剩,则应该从供给端入手,主动收缩产能。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把过剩产能转移到较低发展阶段过的国家,如越南、柬埔寨、非洲等地区;另一方面,设定资源、能源、环保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同时,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能的整体质量。
但由于占30%左右的农村居民消费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处于发展型消费阶段,并且农村居民数量较大,因此需求端的措施也不容忽视。比如,通过推动农村居民的城镇化,以及规范农村消费市场,释放其汽车、住房、家电等传统需求,缓解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
备注: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联系电话:0757-8277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