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淡季效应显现 7月全国7成城市成交下滑

/ by 房天下 浏览次数:

  2016年7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被高温笼罩,酷热难耐。但相对于炎热的天气,中国楼市则冷清了不少。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7月监测的全国主要城市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下跌5.98%,超七成城市环比下降;但同比去年7月仍处于上涨态势,涨幅为10.1%。

  一线北上广表现平淡 深圳同比降幅超5成

  7月,一线楼市北上广延续了政策调控后“不温不火”的态势,表现较为平淡。具体来看,北京、上海成交量环比上涨了13.28%、8.37%,“慢牛”广州虽然环比下降3.82%,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有20%的涨幅。

  本月,一线楼市的焦点在深圳。相对于北上广“中规中矩”的表现,深圳楼市则经历了“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

  2016年以来,深圳新房价格始终处于上涨的态势。尽管“3.25”新政之后,楼市成交量有所下降,但在豪宅项目成交的影响之下,5、6月份深圳新房均价不断攀升,一度从“5”字头拉升到“6”字头。

  进入7月,传统销售淡季到来,开发商供应量减少,豪宅项目拉动作用减弱,加上不断攀升的高房价,购房者入市积极性受到影响,成交量有所下滑。

  中指院数据显示,7月1日-7月25日,深圳新房成交均价56683元/平,相较于6月的61756元/平,下跌了8.2%;有些项目甚至打出了鲜有的“‘2’字头楼盘重出江湖”的噱头,以此来吸引购房者。

  此外,有业内认为,7月深圳部分银行在短期内对首套房贷折扣进行调整也是造成楼市成交波动的因素之一。

  四小龙集体“哑火” 二线大部分城市成交回落

  2016年上半年,二线楼市“四小龙”横空出世。楼市、地市表现双火爆,成交量持续上涨,库存去化显著。但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收紧,以及供应量的增大,“四小龙”在7月份集体“哑火”。

  具体来看,除了南京仍以环比7.8%的涨幅“勉强过关”,苏州、合肥、厦门楼市成交环比跌幅均在20%-40%之间;苏州楼市成交量同比更是大跌近六成,跌幅达56.65%。这样的跌幅在二线重点城市中,也是处于靠前的位置。

  整体来看,中指院监控的二线代表城市成交面积整体环比下降了8.88%,同比则上涨13.87%。

  但也有个别城市淡季不淡,成交量逆势上涨。大连、南昌、青岛、南宁等城市,在本月的楼市成交中均有着不俗的表现。

  以大连为例,中指院数据显示,2016年7月,大连(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1.46万平米,环比上涨25.0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涨幅2.14%)。

  业内分析认为,大连楼市成交逆市增长主要是因为6月楼市去化新政显效。6月初,大连楼市出台了关于放开中、西、沙、甘四区和高新园区住房限购、房交会购房奖励等相关政策,加上7月大连夏季房交会的召开,掀起了新一轮的购房热潮,因此楼市成交上涨也就不足为奇。

  楼市库存量持续下降 厦门降幅最多

  7月楼市进入淡季,各地新增供应量减少,库存总量持续下行。2016年7月末,中指监测的主要城市楼市库存量环比6月下降了2.6%。

  房天下重点监测的城市中,11个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厦门降幅最大,为8.73%;上海次之,下降7.02%。在库存上涨的城市中,合肥、福州涨幅最高,均超过了3%。

  社科院专家倪鹏飞指出,尽管过去一年销售增幅加速提升,房地产去库存取得明显进展,但库存总量依然较大,新增供给规模可观,去库存尤其是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需要把去库存作为一个长期目标。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