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材工业规模在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尽管经济增速回落。但是作为建材行业新起步的卫浴企业仍然不能放慢脚步,要积极面对日益凸显的结构性矛盾,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和建设制造强国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加速转型升级、健康发展节水、轻量的卫浴洁具生产趋势。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分为总体要求、压减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促进降本增效及完善支持政策五大部分,共二十一条关于建材各细分行业的指导意见,其中对陶瓷卫浴行业转型发展工作非常关心,着重提出卫浴洁具要坚持环保节能发展理念绿色生产。
该指导意见在总体要求中详细列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明确指出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卫浴行业要充分解读文件精神,坚持在市场为主导搭配国家宏观调控的辅助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企业生产质量和效益。其中,对于行业短板和产能过剩等历史遗留弊端应该予以重视,在自主决策和群策群意的氛围中促进行业优胜劣汰,从而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陶瓷卫浴因为生产工艺的限制,往往会牵涉到重金属污染的范畴。但是如何贯彻落实绿色生产,压减过剩产能则成为重中之重。卫浴行业严格把关,对于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要求或超总量排污的,或者产品质量达不到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行业内部应该要自觉停产整改。减少排污最关键的应该产业转型升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应该要自动自发引入新技术,淘汰落后生产理念。该指导意见也明示,如果发现违法违规排污的,则勒令立即停产整改,并且强制限定整改日期,在限期内仍未整改或整改仍不达标要依法关停退出。
该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陶瓷卫浴行业转型升级应从政府投资项目和公共建筑入手,推广薄型化的陶瓷砖以及节水、轻量的卫浴洁具等绿色建材产品,促进绿色消费。加强产品设计和关键零配件研发,开发多功能产品、智能家居等用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艺术性,促进陶瓷产品智能化、多功能化,更好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
绿色智能发展一直是卫浴行业非常关注的领域,卫浴行业应该加大对无组织排放治理力度,支持企业向特色园区集聚,鼓励园区加快燃料升级,有条件的企业实施“煤改气”、“煤改电”,集中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推广新生产技术,提高能源梯级利用水平。推进智能化生产,建设厂区物联网,在搬运、码垛等重复操作工段推广“机器代人”,加强对产品质量、污染物排放、能耗等关键参数的可视化管理,提高质量效益。
当然企业创新和品牌战略也应该是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不过企业创新可不能成为机械的口号或者盲目加压填充,只有积累良好的用户口碑的创新产品才能担当创新的名头,否则只是技术盲目的堆砌而造成消费成本的激增,这对于市场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