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业环保压力大,但色釉料企业的日子还算好过?

/ by 陶瓷资讯 浏览次数:

  一年一度的行业大事——广州陶瓷工业展即将开启,不少陶瓷行业上游色釉料企业也在紧锣密鼓地布置展位。诚然,今年开年以来,国内色釉料行业一直面临着环保整治引发的原材料涨价等各方面的压力,但好在淘汰一些落后产能之后,他们仍能坚持下去,有人甚至表示活得还好。陶卫网记者近期就走访了一些色釉料企业,了解当下国内部分色釉料企业的生存现状。

  山东熔块涨价 引发当地釉料新一轮涨价

  最近山东熔块炉停产导致熔块涨价,作为本土釉料企业,临沂佳华制釉公司王经理透露,釉料自4月中旬以后又开始了新一轮涨价,每吨大概上涨了200多元。“这次涨价究其原因还是大部分熔块炉因环保问题拆的拆、停的停,导致现在熔化费涨得太高。现在生意很难做,溶化费一个劲地涨。现在给厂家的供货基本上都是无利润保本经营,我觉得大家都是在坚持,如果还是这个样子下去的话,即使是有新客户也不敢接,因为货源紧张,得优先保证供货给老客户。信誉比较好的厂家应该更好做一点,信誉较差的估计会不好过。”他说。

  至于价格会不会继续涨下去,王经理认为,主要得看熔块炉的开工量,以及氧化锌和钛白粉的行情,环保查的一天比一天紧,对釉料行业肯定有影响,他整体感觉比以前要难做的多。

  原材料成本上涨 色料企业仍能承受

  不仅釉料市场较去年有回暖迹象,色料市场也感受到这股暖意。最近,记者在拜访一家色料企业时,其负责人李总表示,今年的色料生意比去年要好,主要是因为大理石瓷砖、抛釉砖的市场趋势较好。当然,受环保重压引发的资源紧缺、运输成本上升等影响,原材料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也是值得重视的。其中,主要原材料——来自广西的钛白粉价格涨幅在45%左右,锑的价格涨幅在30%左右,铬绿的价格涨幅在20%左右,因此,其钛红和钛黄系列色料产品也在去年的基础上价格涨幅达30-40%。

  广东釉料企业受冲击不大

  关于最近山东熔块炉停产导致熔块涨价的现象是否导致釉料企业涨价,中扬釉料总经理全春辉认为,严格意义上来说,熔块涨价对于釉料企业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全是坏消息。“好比乱世出英雄,剧烈的市场震动造就一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比如,中扬釉料倡导为客户备大货计划,像去年氧化锌涨价一样,也是因为我们提前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备货,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基本没有跟随市场马上要求客户接受涨价。”他表示,充足的库存,让釉料的价格也没有太大的涨幅。其实,这些环保整治归根结底是保护了立志于长足发展的品牌企业,也净化了陶瓷行业的发展环境,有利于行业更加健康良性地发展下去。

  同样,远大制釉总经理彭湘晖也认为,从目前来看,山东熔块炉停产是对行业造成一定的紧张气氛,但是至少对于广东产区来讲,并未造成太直接的影响,只是成本有些小涨。彭总如是说,对瓷片产品的釉料价格影响较大,而对抛釉砖、墙地砖产品的釉料价格影响较小,因为熔块只占一小部分,而氧化锌涨价会产生的影响较大。

  国内釉料行业喜忧参半 两极分化渐趋明显

  关于今年釉料行业的发展形势,彭湘晖表示,釉料行业喜忧参半。

  “喜”的一面是行业在淘汰一些落后产能,市场回暖的同时,也逐步走向规范化。比如,回款周期有所缩短。以远大制釉为例,从以前的三个月至一年的回款期,到现在的三个月以内,甚至月结,已经有很大的改善。而“忧”的一面是原材料涨价引发的成本上涨问题。当然,对于远大制釉来说,这方面的影响不大。在釉料小幅涨价的同时,自身也可以适当消化原料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其中,对其提及的釉料行业回暖的迹象,彭湘晖向记者解释,今年釉面砖市场变大,也就是相比抛光砖而言,瓷砖的总体趋势是往大理石瓷砖、现代仿古砖等釉面砖发展。所以,釉料的市场也自然逐步扩大。

  与此同时,目前,釉料行业也存在一些不正常现象。有些个别企业在毛利不到10%,而且压款3个月的情况下,仍在签单,这可以说是一种恶性竞争,值得反思。总而言之,注重产品稳定性和服务质量仍是国内色釉料企业的当务之急。

  中扬釉料总经理全春辉向记者强调,国内陶瓷釉料行业两级分化的现象将会更明显。服务质量高的企业将发展得更好,反之,不注重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将发展得愈加艰难。

  色釉料出口市场不容乐观 国外企业打入中国也较难

  虽然国内釉料市场有回暖迹象,但放眼国际市场,彭湘晖认为,由于本土化发展等因素,国内色釉料企业的出口市场现状并不乐观。具体体现在东南亚这些主要市场,因为关于低端产品,当地已有企业在生产和供应色釉料;而高端产品方面,更多的会考虑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色釉料产品,在这种局面下,国内色釉料企业有点边缘化。所以,在技术含量和配套设计服务并不强,而仅有性价比优势的情况下,国内色釉料行业的出口之路较艰难。再加之,在环保压力加大、原材料成本上涨、人工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下,其价格优势也会随之减弱。

  当然,国外釉料企业想打入中国市场的难度也加大,也就是说他们在中国市场逐渐边缘化。不仅价格较高,随着中国色釉料企业的不断学习和加强,也随着国内品牌陶企不断聘请国外设计师,相比之下,国外釉料企业以往的信息和设计优势也逐渐减弱。总之,在产品价格、稳定性、设计服务方面,相比国内釉料企业而言,国外釉料企业均没有太大优势。

  对比国内外釉料企业,全春辉认为,虽然国外制釉水平比较领先,但其主要用的是标准化的熟料,而国内釉料企业主要用的是生料,是非标的,不仅难度系数大,质量波动也相对大。比如采购钾钠长石等原材料,由于数量大、运输成本高等原因。一些小型釉料公司为节约成本,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但是由于国内各地钾钠长石的结构不一,这样就很难保证产品的稳定性。所以,由于釉料公司产品定位的原因,不同的产品质量,不同的服务质量,单单价格并无可比性。为了保证高端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釉料材料标准化仍是国内陶瓷行业需努力的方向。国外釉料企业的产品价格和服务成本较高,国内很多优秀釉料的崛起,同时,部分国内釉料企业主动和国外釉料公司展开合作,所以相比国内釉料企业而言,单纯的国外釉料企业几乎没有竞争优势。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