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祖国70周年华诞献上“匠心”致敬。
——题记
“引子”
来自德国的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首次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定义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闻一多先生可能是我国最早明确意识到“轴心时代”现象的学者。他在《文学的历史动向》(1943年作)一文中提及:“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然这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当时,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等,他们所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至今仍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身处“轴心时代”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希腊、以色列的人们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实现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这种超越和突破决定了今日之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从“0”到“1”
从“1”到“多”
中国人早在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然后开始流传于国外,最初作为珍贵的物品馈赠友邦邻国。从初始的艺术陶器逐渐发展至今:日用陶瓷、艺术(工艺)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化工(化学)陶瓷、电瓷、特种陶瓷。
从“0”到“1”、从“1”到“多”,这背后是多少代匠人的辛勤付出与默默奉献,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研发与生产。
21世纪的今日,陶瓷制造业发展备受国家关注,近几年相继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转型升级”、“制造走向智造”等针对性政策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持续焕发蒸蒸日上的气息。
这是最好的时代。
为什么说陶瓷产业迎来“轴心时代”,因为“轴心时代”的主体是“人”, 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很多人,而是部分有思想性的少数人。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让中国陶瓷受世界尊敬。”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新明
何董自1981年大学毕业,就入职佛山市石湾东平陶瓷厂(东鹏陶瓷前身),从此秉承“以此为生,精于此道”专注陶瓷30余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砥砺前行,引领东鹏企业渡过两次生存危机,从负债1.4亿元开始二次创业,为企业销售业绩带来连续性突破:1亿元、10亿元、20亿元、30亿元,一直到香港上市。同时,为推动佛山陶瓷的发展,筹建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总部基地,对佛山陶瓷的稳健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在建陶产业的篇章里写下不朽传奇。
在何董的领航下,东鹏陶瓷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制造行业内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企业”、“广东省十大标志性品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利试点企业”、“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等。
作为民族企业家、民族品牌的坚决拥护者,何董带领东鹏在世界建陶市场上强势崛起,为中国建陶领先全球、影响世界走出了一条既有民族特色又具国际高度的创新之路。

“我们做企业,做生意,就是做人;缺钱,缺人手,缺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缺德。”
——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叶德林
1992年12月,德叔被委以重任,筹建明珠一厂(新明珠集团前身),出任总经理。1998年企业转制,德叔果断买下明珠一、二厂,出任集团总裁,随后德叔让新明珠从一家中小企业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企业集团之一。
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资金沉淀后,进入到规模化经营阶段,德叔果断按下“快进”键,从此,新明珠走上一条令人惊讶的裂变式发展之路。德叔凭借成熟的企业家胆略与眼光,引领团队向上发展,推动新明珠陶瓷集团成为陶瓷行业唯一进入“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前10名的企业。同时,集团名下坐拥五大绿色集约化生产基地,建筑陶瓷年产能超过2亿平方米,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建筑陶瓷制造企业之一;拥有4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7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广东省著名商标”,还被评为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中国轻工制造100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等。
中国当代作家——黄康俊,写过两本关于德叔的作品《中国砖王叶德林》《德高行远:中国德商叶德林》,从“中国砖王”到商界领袖,德叔实现了人生道路上一次又一次华丽转身,为行业树立“新粤商”的标杆形象。

“做有思想的瓷砖。”
——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 乾
结束清华大学MBA的学习后,2003年处于个人职业生涯思考期的何乾,毅然决然接受何新明董事长的邀请,接手金意陶并把当时的事业部转成公司运营。
15年的时间里,何总将东鹏为他留下的优秀员工、自主研发IT石、砂岩石以及管理理念,与他过往的经验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带领金意陶创下一个个行业佳话。尤其是2004年到2007年,金意陶一路顺风顺水,被行业称为“金意陶速度”,成为行业“一匹黑马”。2004年,突破1.5亿;2005年,行业首创“思想馆”;2006年,提出“风向中国”口号;2007年,景德镇金意陶工业园隆重奠基:2008年,牵手“切尔西”;2009年,确定“金意陶·有思想的瓷砖”品牌广告语;2010年,“金意陶”品牌成功上榜“2010世界品牌大会”;2011年,荣登“亚洲品牌500强”;2012年,荣获“中国价值500品牌”;2013年,金意陶成立十周年星耀陶都;2014年,金意陶成为行业首家中国品牌意大利制造企业;2015年,金意陶成为2015米兰世博会“瓷质饰釉砖”品类唯一战略合作伙伴……
金意陶15周年之际,领航人何董提出“三年再造一个金意陶”,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新的金意陶。

“先做精产品,再做强产品,慢慢做大企业。”
——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叶荣恒
叶董作为土生土长的佛山人,早在2001年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陶瓷生产管理营销经验及科研技术,于2002年4月,正式成立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
创建公司同年便投产微晶复合板,填补国内空白、开辟第四大类陶瓷产品,率先开发出世界上第一片“精工玉石”,被誉为“实现了世界陶瓷科技的革命”;2006年,世界瓷砖论坛首脑考察博德,是此次考察的中国唯一代表性陶瓷生产企业;2008年,博德家居新大陆落成,成为世界至大的“航母”式陶瓷品牌展示中心;2011年,“百亿蓝图”发展战略规划;2018年,连续九年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品牌价值上升到208.36亿元跃居瓷砖品牌前五位……
叶董有自己的五年计划,2018年是博德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开局年,回首2002年建立初期到提出“五年实现百亿目标”,叶董真正做到“先做精产品,再做强产品,慢慢做大企业”。

“坚守质造二十年。”
——广东宏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桐灿
笔者搜索发现,梁董相关资料、个人照片比较少,作为行业一名实战家,其作风低调,行业皆知。
1997年,梁董在“千年陶都”佛山创办宏宇陶瓷,随后陆续推出威尔斯、宏陶、卡米亚、意特陶等多个品牌;2001年,首开行业体育营销先河;2006年,获“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称号;2007-2008年,梁董名下的宏宇集团参与起草《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广场用陶瓷砖》国家标准以及《建筑陶瓷砖模数》行业标准;2010年,首批通过“陶瓷优质产品”认证;2013-2017年,多项应用技术、创新成果、研发技术经专家组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10月23日-2019年2月13日,梁董合计买入7886.02万股科达洁能,未来12个月拟持续增持……
经过22年的奋斗,企业稳健发展、多品牌战略成功运作,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工匠精神”千千万万种,梁董却选择堪比开疆辟土不问虚名的低调实干。

“以成为‘世界领先的建陶集团’为目标,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先的经营理念,为用户打造顺居空间,顺意生活,推动人居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佛山高明顺成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有福
1998年为感恩朋友之情,梁董毅然放弃早已熟悉的建筑行业,拿着全部身家与朋友做起建筑陶瓷生意。当时已是44岁的他是建筑陶瓷“门外汉”,疯狂学习建筑陶瓷专业知识,了解熟悉机器设备性能。自此,瓷砖成为梁董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梁董执着于品质,坚持“产品强=企业强”,贯彻“工匠精神”,对凡事都秉承事必躬亲。在经历20多年的发展和迭代升级,如今的顺成集团从佛山一家到全中国9000家网点、拥有七大品牌、三大生产基地、40条大型现代化陶瓷生产线、1.2亿平方米的年产能;拥有代表行业最高技术标准的窑炉设备群也是行业内最长自动化生产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控制技术和环保设备……而作为集团第一品牌的顺辉瓷砖,也壮大成为消费者熟知的中国陶瓷一线品牌。
20年的春秋,在梁董的带领下,顺成打造的是一个顺意天成的品质砖家,这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之一。正如顺成陶瓷集团官网所介绍的:顺成陶瓷集团将以“中国智造”与“中国质造”双“zhi”的新工匠精神作答时代之问。我们也期待集团旗下品牌放眼于国际的大舞台,在时代的洪流中,以其为代表的中国智造与中国质造闪耀世界。

“我们的使命,就是改善人们的家居生活品质。”
——广东乐华家居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董事 谢岳荣
90年代,谢总凭借敏锐的商业判断力以及果敢的市场策略,掀起席卷全国的连体马桶革命。谢总没有满足现状并停止脚步,而是选择从渠道建立到布局大家居产业,从一枝独秀到三大品牌纵横驰骋。
谢总主动求变,分别在1994年创立箭牌卫浴,1999年成立法恩莎卫浴以及2003年成立安华卫浴,从而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依靠谢总专注经营管理,集团旗下三大品牌均已在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成为行业里的翘楚品牌。其中,箭牌卫浴在2015年作为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指定卫浴品牌,代表中国卫浴企业入驻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在国际舞台上与国际品牌竞相媲美。不仅如此,乐华家居集团还参与起草《卫生陶瓷》、《节水型卫生洁具》等国家标准,并在2017年被授牌成为中科院新材料应用基地。
谢总作为一名被誉为“中国家具产业十大领袖人物”、“中国卫浴脊梁人物”的企业家、景德镇陶瓷学院客座教授,我们有理由相信,乐华家居集团在谢总的带领下将继往开来,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与世界人民一起见证中国人文家居产业的新时代。

“创新是我们的性格。”
——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 萧 华
20世纪80年代,萧董看准陶瓷行业大有发展,从决心生产核心设备辊道窑炉和喷雾干燥塔进行研发生产,历经数次实验和调试终于迎来国产窑炉顺利投产。萧董并未因眼前成功而停止步伐,带领团队不断对设备改造升级,正因为对窑炉设备的执着,他被誉为“窑炉大王”。
1998年,南海市西樵镇的樵东高级墙地砖厂实行整体转制,接到市领导邀请的他,入主樵东并出任董事长至今,2000年,樵东更名为蒙娜丽莎陶瓷。1999年,萧董决定提升品牌市场定位;2000年“蒙娜丽莎”品牌诞生与推出;2003年,改制后的企业陷入低谷,萧董凭借诚信敬业、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挽狂澜;2006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于人民大会堂举行节能环保产品推介会;201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获得行业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从五金生产技术员兼副厂长到兼职做供销员到“窑炉大王”,再到被世界经理人周刊社及其独立的评选委员会授予年度“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荣誉称号、行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萧董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一件事就是一辈子。”
——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林 伟
198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林总来到佛山石湾鹰牌陶瓷任砖类研发技术员,并于1993年任洁具研发经理;2003-2006年任鹰牌技术总监、研发中心主任;2006-2008年任鹰牌陶瓷产研副总裁;2008-2010年任内蒙古兴辉陶瓷总经理;2010年至今任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总裁。
1998年,鹰牌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参加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博览会的陶瓷企业;1999年,鹰牌作为唯一代表建陶行业参加建国50周年成就展并获得国家级表彰;2010年鹰牌集团成立之际,林总正式担任公司总裁,并提出“新鹰牌,大未来”的发展战略,投入巨资启动百款产品大研发,由此诞生被大家熟知的“微晶石”;2016年,当新消费时代来临,林总创立了全新的现代砖品牌——鹰牌2086。
弹指一挥间,从普通研发技术员到公司总裁,林总在鹰牌已有30年,他感慨道:“这一干就是30年,可以说我的青春都在鹰牌度过,我把鹰牌、把陶瓷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现在,每当我说起自己在鹰牌带了30年,很多年轻人都很惊讶我能够坚持在一个企业30年。”对鹰牌的热爱让他坚守30年,对陶瓷的热忱让他一次次推动鹰牌打造出开创性的产品。

“大道至简。”
——佛山市简一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志林
1988年,李董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进入佛陶集团;1989年,进入知名陶瓷私企,带领研发团队开发“雨花石”。“大理石瓷砖之父”、“陶瓷行业乔布斯”、“陶瓷行业蔡李佛”,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荣誉称号道出了李董陶瓷职业生涯关键事迹。
李董与“简一”的故事启章于2002年,创办佛山市简一陶瓷有限公司,至今,简一大理石瓷砖已出口意大利、法国等70多个国家。在李董的带领下,2005年,推出“地岩脉”;2006年,推出“简一羊皮砖”;2009-2015年,前后推出七代简一大理石;2015年,受邀参加博鳌论坛,并作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代表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等重要嘉宾参与《顶尖会员》录制……
十多年来,李董简单做人、专一做事,简约却不简单,追求极致,力争把产品做到最好。“大道至简。”是李董的人生信条,正如他那坐落于五星级写字楼却陈设简单的办公室。

“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并由此推动行业发展。”
——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鲍杰军
1992年,而立之年的鲍董带着学生来佛山做毕业实习,看到佛山的开放包容,毅然放弃任教10年的景德镇陶瓷学院专业讲师职业。
仅用一年时间,完成从教师到工程师到企业创办者的角色转变。自1992年,鲍董独立设计出中国第一台磨边机后,陆续带领团队开发出第一台抛光机、第一台大吨位压机。1998年,欧神诺的前身科达陶瓷诞生;2000年,提出“陶瓷时装化”经营战略;2005年,提出“天下无砖”经营战略;2006年,作为第一个参加西班牙瓷砖论坛的企业家;2007年,出版个人专著《中国智式》并被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评价为“一部行业研究的开山之作”,之后陆续推出《现代企业逻辑》等共四部著作;近年来,欧神诺以19.67亿元与帝王洁具重组上市……
20多年来,鲍董用专利成果充分证明知识就是力量外,还著书立说、创办归然书院,他既是技术型老板也是一位学者型企业家。

“做好自己,让客户认可,让消费者认可。”
——佛山市强辉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 其
梁董不仅是佛山本地人,更是陶瓷产业繁衍之地的南庄人。从事建陶行业26年的梁董,自1988年正式投身陶瓷企业,1999年至现在先后成立广东能强陶瓷有限公司、广东强辉陶瓷有限公司等公司,并担任集团董事长。
多年来,梁董以其对陶瓷企业的多年经验以及成熟的企业家的眼光,带领团队共同成长,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经多年的用心经营,企业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纳税大户”。同时,梁董非常注重企业在环保方面的建设,斥巨资利用现代科技与创新技术,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先后荣获“中国陶瓷绿色发展榜样企业”、“佛山陶瓷十大绿色标杆企业”、“家居绿色环保推荐品牌”等荣誉,成为陶瓷行业的标杆绿色企业。
梁董以其对企业的发展的独特见解,注重品牌建设,提出百年企业战略目标,“做好自己”的同时,打造出真正“让客户、消费者认可”的佛山原产地陶瓷,我们期望在梁董的领导下,企业品牌再创新高。

“品牌从来都是后天的,不是天生的。不要轻信天生就高贵、就奢华的品牌,主要是看企业后天的努力,产品的后天开发,市场的后天维护,整体的后天发展。”
——广东汇亚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冼明宽
冼董是生于陶瓷发源地的南庄人,身上有着粤商最典型的特点,敢为天下先、精明实干、用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是一位在业内以低调务实闻名的企业家。1998年,汇亚企业在冼董的努力下顺利诞生,他把为人处世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融入到企业运营中,让汇亚企业被誉为“质量稳定、性价比高、企业发展稳健”的建陶企业。
回首当年,面对压轴金融风暴肆虐,冼董坚信“只要汇亚坚持把品质做好,一定能开创一个良好的局面”,事实证明,也正是他的运筹帷幄造就了今天的汇亚。1999年1月,汇亚企业第一条耐磨砖生产线正式投产,开启汇亚铸造百年品牌的创业征程;2000年,汇亚率先在行业内推出大颗粒系列抛光砖产品,凭借着优质的平整度与色彩的均匀度,确定了汇亚在陶瓷行业的重要位置;2001年,投资建设了第一个高科技生产基地,广东河源生产基地;2011年,清远生产基地正式点火投产,形成了年产量高达3800多万平方米的生产规模。如今,“智能化创造+国际技术+产品创新”成为汇亚未来的发展方向,汇亚企业稳健踏入高质量发展创新阶段。
对于走过21年风雨历练而成的汇亚品牌,冼董的个人力量不仅仅是点睛之笔更是举足轻重。我们坚信,在冼董的带领下,汇亚以“工匠之心打造百年品牌”之路上,将继续为建陶产业带来无限惊喜。

“企业和品牌的定位一定要清晰明确,才能在竞争中杀出重围。”
——广东冠星陶瓷企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何友和
何总不但是地道佛山西樵人,而且出生于陶瓷世家,因此入行陶瓷、师承父辈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子技术专业毕业后的何总,1992年进入佛山南海西樵大岸陶瓷厂,任销售科长。在水大鱼大、遍地黄金的90年代,20岁出头的他少年老成,在市场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经商经验。
1995年,何总与父辈在花都赤坭镇承包一家有两条生产线的工厂,广东冠星陶瓷由此启航。与行业定位挣快钱的企业不同,何总认为企业应立足产品与品质,推出一次烧成的水晶砖,1997年在三水西南镇收购一个两条生产线的工厂,并成立三水冠星陶瓷厂;1998年底,兼并南海小塘的一集体企业,成立南海冠星陶瓷厂;2007年底,何总果断将公司未来发展基地锁定在清远;2011年,在何总及其领导班子的主导下,属于冠星的专属工业园区于启建;2015年建成投产,投入资金超过12个亿,占地800亩,配备12条生产线,经科学规划的现代化花园式智能环保工业园成为了冠星陶瓷集团重要的发展后盾。
“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是产品设计和销售策略,而企业管理是不得已而为之。”专注陶瓷20余载的何总,带领冠星集团企业销售规模从1亿、3亿发展至如今超过15个亿,企业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陶瓷行业先进制造示范企业”……

“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任何事都有跨出第一步的时候,没有谁天生就会。门槛越高,成功的价值越大。”
——佛山市盛世正点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 柳朝阳
柳董作为最早一批在京津从事陶瓷生意的福建莆田人,常为身为一名经销商要根据市场需求跑遍各地来采购不同种类的陶瓷,深感苦恼与不便。
二十三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柳董来到了广东,彼时广东的陶瓷业已经初具规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融洽的行业氛围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始终坚信,任何事都有跨出第一步的时候,没有谁天生就会。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快速稳定增长,走过16载的将军企业在柳董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长为建陶行业的标杆企业之一,集团在全国拥有四大品牌、3000家网点、千亩生产基地、近1亿平方米的年产能以及数十条智能化、自动化的高新环保生产线。
2010年5月,柳董入选第三届闽商大会陶瓷行业唯一代表;2018-2019年,柳董连续两年荣膺“中国陶瓷行业年度十大贡献企业家”,荣誉的背后,是对柳董多年来致力于推动陶瓷行业发展的贡献和努力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对其企业经营管理的认可,对其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的表彰。
“没有哪个行业、哪个人是容易的。但门槛越高,成功的价值越大。这需要我们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随时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正是风风雨雨几十年中,“大将军”柳董成功之路上的修炼秘诀,也是他始终坚持的人生信条。

“建陶企业要勇于创新,擅于创新,敢于创新。”
——广东中盛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日广
任职南庄镇党委委员、建委主任、国土分局局长的冯董,于1996年7月到1998年底被分派至国有企业金舵陶瓷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自此,冯董从公务员逐渐转型成为一名陶瓷企业家。2000年,接管西樵西江陶瓷厂并将名字更为“耐尔仕陶瓷”;2003年,于三水白泥创建新华陶瓷业有限公司;2005年,接管三水中盛陶瓷有限公司;2006年,在冯董与团队的努力下,将三水中盛陶瓷迁址到高要金利,并于同年将企业更名为“广东中盛陶瓷有限公司”。在冯董的带领下,中盛走出一条独具产学研特色的陶瓷企业之路,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中盛“以研促产,以产促研”对创新、研发的坚守获得了无极材料领域多个专家的肯定与支持。2018年,在杨子彬教授、吴才来教授和华元钦教授等国家级科研工作者的支持下,中盛陶瓷首创行业先河,强势推出的中盛-健康卫士产品;2019年,中盛企业继续与国内一流无机材料研究机构合作,即将推出纳米级健康玉石系列产品。
作为中盛的掌舵人,冯董引领企业勇敢走出去、拥抱科研机构,从流程上打破原来企业内部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作风,从根源上打造企业接纳新成果、新技术,将创新落到实处。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美好自然会呈现。”
——佛山市大角鹿大理石瓷砖有限公司董事长 南顺芝
市场营销出身的南董凭借对产品研发的痴迷,被同事称为“陶痴”,能做到“同样的一款砖,大致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厂做的。我看了这么多年砖,是这个行业的‘砖家’”。
2011年,独自前来佛山的他一个人做主找展厅,次年,创建金尊玉品牌(大角鹿前身);2013年,自建欧洲标准生产线;2014年,携手釉料巨臂意大利罗比亚釉料公司;2015年,首创世界名石展;2017年,作为陶瓷行业唯一代表获邀参加达沃斯论坛;2017年,通过超耐磨钻石釉技术鉴定会,达国际领先水平;2018年,荣获“超耐磨钻石釉”国家专利技术证书,耐磨效果是普通瓷砖3倍……
2019年,南董做了一件轰动陶瓷行业的大事——金尊玉升级为大角鹿,大角鹿独创“超耐磨钻石釉”国家专利技术,拥有“大理石瓷砖研究所”和“超耐磨钻石釉中国研发中心”两大研发中心,以此将大角鹿打造成为全球化品牌。其中,钻石釉釆用全球最好的釉料公司—意大利卡罗比亚釉料,有效提升大理石瓷砖的耐磨性,耐磨度比普通瓷砖耐磨度高出3倍。

“让全球60亿人,都能享受纯净空气。”
——广东特地陶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李 强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硅酸盐工艺专业(本科)、中欧2012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的李总,致力耕耘陶瓷行业20余载。凭借思路清晰、雷厉风行、以及创新营销理念,短短几年内给特地创造了一系列的销售奇迹。
李总对陶瓷产业的宏观发展态势和产品创新趋势有着切身的感受和把控,以及十余年的研究与沉淀,让特地负离子瓷砖被消费市场所接受与青睐。2004年,即便功能性瓷砖未得到普及,李总坚持做负离子瓷砖深究和推广;2007年,成为全行业第一家研发负离子并获得负离子国家发明专利的品牌;2016年,带领特地品牌从“特地陶瓷”正式升级为“特地·负离子瓷砖”;2019年,李总联合明星与用设计师孟也推出联名系负离子功能产品。
时间是检验李总凭借自身努力、另辟蹊径最好的尺度,事实证明,通过3年时间的检验,目前功能产品已经成为了行业趋势,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功能瓷砖,李总的预测成为了现实。
正如李总在发布会上说的:“负离子功能一定是落到实处的价值才能有效地让用户知道,特地在负离子功能的研发上就是第一,特地的策略,就是功能与颜值融为一体,所以也就有了借助孟也老师的设计力量,对特地负离子瓷砖产品颜值进行新的延伸模式。”我们期待在瓷砖市场里看到独具差异化兼颜值的功能性瓷砖。

“要像培养一个孩子一样,把客户培养起来。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客户。”
——佛山市金丝玉玛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章云树
1996年在上海从事陶瓷经销商的章董,于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闵行区十佳外来创业青年”,同年,创建金丝玉玛陶瓷。
创建伊始,经销商出身的章董,决定选择主攻出口业务;2009-2010年,章董狠心停掉所有出口业务,下定决心开拓国内市场;2010年,章董与团队共同努力下,在市场发布“大漠流金”系列,奠定国内K金瓷砖行业龙头企业地位;2011年,创建佛山市金玉名家陶瓷有限公司,同年,章董为佛山电视台评为《佛山人物》;2013-2015年,“玉石之王”带领行业进入全新的全抛釉时代,并荣获“2015亚洲品牌200强”……
作为温州商人的章董,坚持做实业与品牌,从当初出口转型到内销他敢于积压大半年的库存。“做事就要做好”是他的人生信条,他从不去标榜个人力量,凭此,章董成功实现从经销商转为高端品牌运营者的华丽转身。

“坚持原创、坚持特色、坚持创新。”
——佛山市罗曼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胜红
刘董是80年代最早的一批大学毕业生,1988年毕业于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系,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佛山国营龙头企业佛陶集团担任要职,经过十几年的厚积薄发,2000年与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创办了“河源罗曼缔克实业有限公司”,尔后又创办了大成陶瓷有限公司。
刘董有着凭借敏锐的市场洞悉能力,带领罗曼缔克发展至今拥有“罗曼缔克”与“伊莉莎白”两大品牌,跻身于全国工业百强企业和中国建筑陶瓷制造特色瓷砖先锋品牌。2000年,首创第一款瓷砖通体小砖,并摘得“小砖之王”的桂冠;2011年,原创特色产品获40多项专利;2014年,携手CCTV登陆央视;2015年,独立设计完成的产品成“中意奖”获奖产品;2004-2019年,前后推出四代瓷质立体磨具砖,首创规格300x800mm、360x900mm成为行业翘楚。
经营罗曼缔克企业十余年,刘董坚持走创新、精品路线,对于公司发展道路规划。刘董并没有选择让公司业务横向拓宽进入多领域发展,而是始终认为实业在于一个“实”字,需要专注于所处的行业,踏实稳步前进才能成为行业的领军型企业。这不仅是刘董站在公司长远发展角度上的远见卓识,更是一个企业家站在社会责任全局观上的担当。
“中兴业,须人杰;中陶业,须匠人。”
2016年,国家质监总局对“佛山陶瓷”品牌评价为429.56亿元,潜在价值为825.74亿元。
“佛山陶瓷”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能有今日之佳绩,离不开佛山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谐的政商关系、宽松的就业土壤。更离不开一批批具备代表性的实干企业家,不遗余力地推动行业品牌知名度辐射国内外、生产技术与创新能力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是他们用格局化的思想、辛勤耕耘的实践推动“佛山陶瓷”唱响全国、享誉全球。
古人将人的职业进阶分成七层:奴、徒、工、匠、家、师、圣。
并做了如下解释:
奴: 非自愿和靠人监督的人
徒: 能力不足,肯自愿学习的人
工: 老老实实,按规矩做事的人
匠: 精通一门技艺或手艺的人
师: 掌握了规律,又能将其传授给他人的人
家: 有固定的信念,让别人生活得更好的人
圣: 精通事理,通达万物的人
大部分人对陶瓷企业家的第一形容总是离不开“工匠精神”、“匠人”、“匠心”,但笔者认为,这些企业家身上不仅拥有“匠”本领,而是超越“师”与“家”,独具高瞻远瞩的“圣”。
正如习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引用的话:“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家为陶瓷产业的“轴心时代”抒写华丽篇章、涌现越来越多标志性陶瓷品牌,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宏观局面、共同推动“佛山陶瓷”这一巨轮迈向卓越时代。
再长的篇幅也无法道尽企业家们现有的成就、对陶瓷行业的贡献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而他们的故事,一直在持续。
(来源:美家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内容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