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陕西省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方案》,提出减少重污染天气相关政策及保障措施。
《方案》提出,将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实施关中地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企业退出工作,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对已明确但逾期未退城的企业予以停产,重点压减包括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陶瓷行业企业产能。 据了解,在环保重压下,2018年陕西陶瓷行业同样开启了“煤改气”工程,但由于气源不足,气价飙升等问题凸显,进展缓慢,截止2018年10月,陕西仅有三原4家陶瓷企业完成了“煤改气”,富平有部分陶瓷企业完成了1条生产线的改造。因此陕西大部分陶瓷企业仍面临被重点压减的风险。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关中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陕西全省共有建陶企业30余家,几乎全部集中于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地,也就是说陶瓷行业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整治区域中的重点行业。 按照《方案》要求,关中地区在冬夏两季均需实施错时错峰生产。按照要求,水泥行业一年错峰生产时间长达7个月,陶瓷行业(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只需在冬防期间,即11月15日至来年3月15日实施停产。 另外,关中地区陶瓷等行业执行新修订的《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根据陕西生态环境厅今年1月正式发布的《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陶瓷行业喷雾干燥塔和窑炉工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为20mg/m³、30mg/m³、150mg/m³。 此外,《方案》还提出将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加大超标排放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强化无组织排放等多项陶瓷行业相关政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