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 加快陶企国际化进程

/ by 美家网 浏览次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受环保改革、互联网冲击、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强的影响,陶瓷等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难题。企业转型不及时或是进程缓慢,会有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而转型需承受较大的成本压力,例如,单“煤改气”这一改革就让许多陶企面临停业整治的窘境。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陶瓷产品出口限制增多。但是随着“一带一路”政策推行,我国加大对外开放格局,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与多个国家建立友好、长期的合作关系,互通有无,实现经济和谐发展。不断推助企业“走出去”,并将外资“引进来”。
  在5月16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高峰介绍,今年1-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039家;实际使用外资305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折合美元是451.4亿美元,同比增长3.5%)(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4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62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折合美元是93.4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94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
  外资的使用比率不断提升,外资引进力度加强,陶企转型升级所需资金成本大,可借助外资的力量,加快转型步伐。
  产业结构优化
  陶企转型升级,产品创新、技术革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关键。陶企获得外商投资,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可盈利能力强。
  陶瓷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需求减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差异化的陶瓷产品更具优势。陶企创新是长期、持续的过程,新品的研发需要时间沉淀,引进外资会带来一批新型产品,有利于陶企掌握国际陶瓷市场的流行趋势,推动陶企产品创新。
  陶企生产线改造是花费成本较高的地方,“煤改气”改革将企业的生产能源由煤炭改为天然气,整条生产线都要变动。对于中小型陶企来说,尚未投产产生收益,就要先投入大额成本,且整改时间有限。而对各类节能减排设备的购买、维护等,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压迫感重。
  引进外资会带来一批先进技术和设备,有助于加快陶企技术革新以及新生产线的安装运营。同时,新资金的注入,缓解企业的环保改革成本压力,更利于企业转型发展。
  外资企业与我国企业的管理方式区别性较大,引进外资有助于综合双方管理模式的优点,优化陶企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国际化
  自2018年10月中日双方正式签署AEO互认安排(201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已与等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欧盟、瑞士、新西兰、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等9个经济体3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AEO互认,其中包括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海关总署全力推进与余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主要贸易国家的AEO互认磋商进程。
  国家不断推进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企业“走出去”增加动力,陶企在引进外资加速转型升级时,也需借助外资加快走向国际化。
  外资的进入在带来新产品、技术和设备外,也带来外资国家的消费市场信息。外商投资,是看中企业的利润率和回报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拓新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符合外商的投资回报期望。通过引进外资可了解到国际惯例和商业规则,加强企业接轨国际市场经济,促进陶企国际化经营。
  在此之外,陶企需清醒认识到,外资只是加快转型,提升竞争力的一个措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推助器,是协助者,企业才是自身的主导者。不能过于依赖外资,导致企业被外资掌控,甚至被收购,要坚定引进外资的初衷和立场。
  当前,我国拥有一批研发能力强、产品质量好、品牌价值高、国际化经营理念完善的优质陶瓷企业。这些陶企通过出口和投资等方式参与全球经济分工,有利于提高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全球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延伸。
  (来源:美家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