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的6.0级地震,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的一些小区在有震感前61秒得到了地震预警信息。有研究表明,20秒的预警时间就能使人员伤亡减少63%,地震预警信息“跑赢”了地震。面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提前做好准备以预防事件的发生和减少损失,具有危机意识是前提。
2001年,任正非写了文章《华为的冬天》,在文章中,任正非表示: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华为存在的问题不知要多少日日夜夜才数得清楚......
环保是企业生存的先决条件
近期,陶瓷行业中不时传来的停产、倒闭、撤退转行、品牌转售等消息,加剧了陶瓷企业之间的焦虑和迷茫。在环保政策高压下,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陶瓷产业苦不堪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大环境趋势下,绿色、环保是陶瓷企业生存的先决条件。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的环保政策有可能继续缩紧,无法达到环保标准的陶瓷企业在接受市场考验前就已经倒在环保的起跑线。面对环保压力,积极引进环保设备和先进技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陶瓷企业方能角逐新一轮的市场排名。对于环保的重视,在于陶瓷企业自身生存危机意识的思考。
产品是企业竞争的根本
产业升级转型、消费迭代升级、渠道裂变等情况是众多陶瓷企业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最根本因素在于产品。“全世界没一个质量差,光靠价格便宜的产品能够长久地存活下来。”陶瓷终端市场大打价格战让多数陶瓷企业元气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大众刚需市场血流成河的重要原因在于陶瓷产品同质化严重。
随着消费群体变化,市场需求发生改变,市场顾客占有更多主动性,满足顾客需求的陶瓷企业方能长远立足于市场。“行为是意识的结果,而质量又是行为的结果。”产品作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最直接和直观的沟通,产品创新、优化质量与设计美学是加强沟通桥梁的重要内容。
航空界有个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1000起事故隐患。危机不是毫无预兆的,陶瓷企业唯有提高危机意识,及时采取行动,方能提高企业生存与竞争的成功率。
(来源:美家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