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 平均每天1家破产,房企的“钱袋子”在哪儿?

/ by 腾讯房产 浏览次数:

  2019年,超过20次融资收紧的政策;

  截止10月30日,410余家房企破产;

  平均每天有1.5家房企破产。

  房地产作为一个资金密集性产业,资金是房地产企业的"血脉",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将无法维持生存。因而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中金融支持不可或缺,自2018年开始,融资成为房企发展竞争的主要因素。

  当前房企融资的主要模式有私募基金、信托、开发贷等,这几种模式可以有效帮助房企拿地建设,降低自有资金的占用。随着房地产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及融资渠道持续收紧,整体房地产行业均面临融资难,成本不断上行的压力。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国有410家房地产企业发布破产公告,进入9月就有40多家房企宣告破产。

  曾经风格无限,高收益的房地产行业,正面临洗牌。

  融资监管一再从严

  今年以来,为了防范房地产行业债务风险,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强了对房企融资的监管,信托、境外债、开发贷等渠道都受到控制。

  5月份,银保监会以一纸23号令震慑了房企的违约融资势头。此后,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监管打开了闸门。

  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规定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

  8月7日,银保监下发64号文,重点提出要坚决遏制信托规模无序扩张、严厉打击信托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及有力有效处置信托机构风险;

  9月6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点,而随后9月11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银保监系统会议上,公开喊话要严格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

  10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也因平安银行义乌分行将信贷资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被罚款50万元;

  10月12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通知强调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禁止性领域。

  进入2019年,房地产调控的最大特点是针对房地产金融收紧政策持续发布。截止目前,今年各部门对于房地产融资政策已经超过20余次。从房地产购房按揭贷款到开发商的融资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紧。

  对房地产融资监管,不仅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相关主管部门也进行多次表态,对于高杠杆的企业来说,融资压力有所增加,但随着房地产融资将被严格管控后,违规融资也在逐渐的减少。

  房企开启多元化融资渠道

  房企融资环境的全面收紧,为获取更多资金,各大房企开始采取多元化的创新型融资方式,例如委托贷款、保债计划、拆分上市等,在此同时,融资成本也突破以往。

  今年9月4日,华夏幸福子公司九通投资与中信信托有限公司签订《永续债权投资合同》,拟通过信托计划项下的信托资金向九通投资进行永续债权投资,投资金额为40亿元人民币。

  同时,该公司也与中原信托签署《永续信托贷款合同》,中原信托拟设立信托计划,将信托计划项下的信托资金向九通投资发放永续信托贷款,金额为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信托贷款期限为无固定期限。

  9月6日,阳光城为旗下持有100%权益的子公司长兴万益投资拟接受华融融德委托恒丰银行北京分行的期限为24个月的7亿元贷款提供担保。作为担保条件,阳光城参股子公司启东光勋房地产名下的土地需要提供抵押,启东光勋房地产100%股权提供质押。

  9月9日,龙湖集团宣布,成功完成8.5亿美元10年期债券发行定价。本次交易最终利差为247.5个基点,相对初始价格指引大幅收窄32.5个基点,最终发行收益率为4.064%,票息3.95%,实现负新发行溢价,实属近期市场罕有。

此次交易创造了近两年来中国民营房地产企业首笔10年期发行、中国房地产企业最大规模10年期发行、中国民营房地产企业10年期发行最低票息和发行收益率以及中资BBB区间评级民企最大规模10年期发行等记录。

  9月27日,首开股份发布公告表示,旗下子公司首开中庚投资拟向生命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申请8亿元保债计划,期限2年。由首开股份提供全额全程担保。

  据了解,保债计划具有期限长、成本低的优势。保债计划属于房企非标债权的一类融资形式(非标债权还包括信托、私募交管计划等),发起方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发行投资计划受益凭证,向保险公司等委托人募集资金。

  除此之外,随着多家房企开辟酒店、长租公寓、联合办公、粮油、互联网家装等副业,房企也开始在相关领域进行上市动作。

  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的报告,2018年,有包括碧桂园服务等6家物业管理公司上市,2019年后滨江服务等3家物业管理公司上市。除物业领域外,还有房企在酒店业务上也有上市计划。

  高杠杆下房企的挣扎

  继7月30日中央再提“房住不炒”,并首提“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后,央行也对房地产信贷进行表态,“点名”房地产行业占用信贷资源较多,各类银行要转变传统信贷路径依赖,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投放。

  监管不断加强的背后,是房地产企业融资一直以来的高杠杆和激进。高杠杆换来的高收益,已经成为了“理所当然”,这种行业环境下,融资监管的收紧本质上是对高杠杆的打压和摧毁。

  事实上,对于杠杆率比较高的企业来说,融资压力有所增加,或会导致企业经营上的问题。但是对于经营稳健的企业来说,企业的融资成本依然平稳,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降低依然是趋势。

  自2019年以来,融资、回款、资金链三个关键词成为这个行业挥之不去的痛点,在漫长的资金周期面前,房企指望的“高杠杆”之梦已经破灭,“开源节流”成为一种风尚。

  龙头房企们不在一味追求速度,放慢脚步或许也是一种超越。整体来看,无论是那种融资方式,资本都在流向现金流保障系数高、规模大、评级高的一些企业。

  “大浪淘沙”,随着房企融资能力的强弱,房企行业也正将面临新的洗牌。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