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近期刊文指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持续扩容提质,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市场规则更加成熟,正努力营造更有活力、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这一宏观背景为陶瓷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生产端到消费端,从技术创新到品牌建设,整个产业链条都将受益于这种制度性红利的释放。
超大规模市场的扩容提质首先为陶瓷砖行业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对高品质建筑装饰材料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量的扩张上,更表现为质的提升——消费者对陶瓷砖产品的环保性能、设计美学、功能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这种需求能够通过价格信号、竞争机制有效传导至生产端,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向中高端市场迈进。陶瓷砖行业得以摆脱过去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市场规则的成熟为陶瓷砖行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国在反垄断、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这些制度性安排有效降低了陶瓷砖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在一个规则透明、执法公正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和品牌建设等价值创造环节,而非耗费在不必要的关系维护和合规风险应对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打破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使优质陶瓷砖产品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参与竞争,这既有利于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也为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差异化发展找到生存空间。
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释放为陶瓷砖行业创新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在需求牵引和竞争压力双重作用下,陶瓷砖企业加快了技术革新步伐,从传统的材料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还催生了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市场环境的改善使得创新成果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回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创新—收益—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同时,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陶瓷砖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在产品使用上更加突出环保健康,这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高度契合。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陶瓷砖行业的发展轨迹折射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市场扩容提质提供了成长的土壤,体系健全奠定了发展的基础,规则成熟保障了竞争的公平,三者共同构成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在这一进程中,陶瓷砖行业不仅实现了自身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贡献。展望未来,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深入推进,陶瓷砖行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禅城陶瓷协会党支部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