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美家具企业面临最严苛环保法案挑战

/ by 美家网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中国输美家具企业均面临来自生产成本增高、人民币汇率升值、订单流失等不同程度的压力,而美国针对出口家具频频出台技术性贸易措施,更使中国的家具企业雪上加霜。

  2008年8月出台的《消费品安全加强法案》大幅提高对输往美国市场的所有可能与12岁以下儿童接触用品的技术要求;2009年4月美国动植物检疫局公布的《中国木制工艺品输美检疫要求》要求中国输美所有竹木制品都必须经熏蒸或热处理并出具植物检疫证书、贴可溯源标识;2010年4月1日起施行的《莱西法案》修正案要求木制品进口商在每次船运进口植物或林产品时都要提供木材合法来源证明;2009年1月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空气资源管理委员会(CARB)大幅提高硬木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和使用上述材料的制成品中甲醛的限量要求;最近,美国参议院又通过了《复合木制品甲醛标准法案》,该法案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为在美国供应、销售或制造的硬木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及碎料板确立了统一的甲醛释放标准。该标准是目前全球最苛刻的限量要求。

  该法案的实施将推高家具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进一步削弱竞争力,给整个产业链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原辅料要求高,能达到标准的企业少。按照过去的CARB法案,出口美国的家具用E1级的板材就可以了,而新法案出台后,板材必须要达到E0级。据了解,目前能够生产E0级板材的上游企业数量不多,全国也只有5、6家,这必然会淘汰一批原料供应企业。二是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大幅降低。对家具企业来说,原材料从E1级提升到E0级,成本要增加15%至20%.而在生产过程中,E0级木板材的游离甲醛量要降到低位,对生产设备、生产技术、检测方法和成本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能达到的企业只能放弃美国市场。三是以环保之名的技术壁垒的仿效效应非常明显。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来势汹汹,以环保之名的“绿色壁垒”由于隐蔽性最强,也最容易被仿效。全行业必须警惕其他国家根据美国的这一环保法案对我国出口的家具也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

  为此,广东检验检疫局建议:一是家具生产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该法案。根据法案规定的要求进行自查,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特别是全过程控制方面的不足,并尽快自行整改,提高。针对影响甲醛释放量的困素,分析原因,积极创新改进工艺,例如在调整树脂合成过程中甲醛与尿素的使用配比、降底CWP施胶量的使用等。二是家具生产行业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应加强沟通和联系。共同研究积极应对。特别应采取措施重点加强对源头的管理,尽快寻找符合法规要求的甲醛含量低或不含甲醛的复合型木材资源,并在加工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使用甲醛类粘合剂,以严格控制出口产品的甲醛释放量。三是政府部门应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及时将新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向企业通报,帮助出口企业采取针对性措施,以符合进口国法规要求;建立异常信息反馈制度,在新法规实施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与行业协会或企业互通住处,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影响中国输美家具产品声誉。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