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产能过剩 环境污染问题凸显
/ by 陶瓷信息 浏览次数: 次
不久前,国家工业和信息部针对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钢铁总量严重过剩,板材问题尤为突出;落后产能比重较高,恢复生产存在盲目性;进口铁矿石增加过猛,容易引发经营风险等,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势头,对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业减少或停止贷款。由此,笔者想,国家何时发布陶瓷“限产令”?
细细梳理陶瓷业,也有诸多类似问题:陶瓷总量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的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市场竞争无序,价格战此起彼伏,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水;各地招商引资你方唱罢我登场,陶瓷企业不断扩张,生产线不断扩充,生产总量不断扩容,供需差距不断扩大;陶瓷行业消耗着大量的能源、资源,单位能耗创造产品价值不高,头上有“两高一资”、“污染环境”、“产能过剩”等几顶帽子,口碑不佳;而且许多陶瓷生产原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国家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曾发出控制总量的要求,但却被各地新建陶瓷生产基地、新上陶瓷生产线冲击得支零破碎,一些宝贵的、本不十分充裕甚至面临枯竭的陶瓷生产原材料,却在不断赚取着不断贬值的外汇……
即便是去年爆发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也没有让陶瓷业停下扩充的脚步。一些实力派陶瓷企业,仍在建生产基地,扩充产能规模,丝毫不受影响。不管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还是经营多元化的选择,对企业所为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放大到国内市场的整体层面考虑,结果会让人倒吸一口气。据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瓷砖产量继续扩大,新增生产线估计在200条左右,新增产能约6亿平方米,2009年仍会有大量生产线诞生;近几年中,全国瓷砖产量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占全世界产量的50%,但出口率却不足20%,卫生陶瓷的产能也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占到全世界产量的30%以上,出口率占到近40%;我国最主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广东佛山,一年消耗陶瓷原料超过4000万吨,平均每天消耗12万吨,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也相当惊人。
通过上述几组数字,我们可以分析出,产量激增速度惊人,但需求却相对滞后,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供需严重失衡。而且由于陶瓷生产企业设备和工艺的差异,陶瓷产品本身的辐射性问题、节水等硬性指标,有可能被企业束之高阁。鱼目混杂的陶瓷产品和品牌,会加重陶瓷市场良莠不齐。虽然出口拉动是企业的心中最爱,但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现实,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可能会导致消费行为更加成熟和理性化,出口拉动很可能成为企业的一厢情愿。抢占区域市场,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让利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农村、乡镇市场,将成为目前乃至今后的托辞。由于产量的增长,相应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面对金融危机,一些陶瓷企业采取停窑限产的方式应对,这是迫于无奈的举措,与总量控制有着主动与被动的本质区别。做好总量控制,对提升产品价格也有益处。陶瓷产品的出口价格被压得低了又低,降了又降,主要原因就是国内陶瓷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如果有效实施了总量控制,限产保价,是否会对价格回升有所帮助?对相应增大企业利润空间有益处?
企业利益最大化与行业的总量控制存在博弈,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受益。眼下,产量增长的势头不减,总量控制的行动难为,借助国家对陶瓷产业的“限产令”,或是一个两全的选择。
推荐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