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至上 陶瓷市场又该何去何从
/ by 生意社 浏览次数: 次
环保大考将至,对很多中小陶瓷企业而言,通过则意味着留下,通不过则意味着被迫关停或不得已外迁。如果情况仅是如此,对很多中小陶瓷企业而言,算不上委屈。因为节能减排实现清洁生产是国家指标,企业应当遵守。但问题是,随着政府清洁生产为名的10月大考来临,人们对此关注渐渐多了起来,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现象也浮现出来。
据行业报道,某品牌陶瓷今年3月份被定位提升企业,企业投入上百万元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但是到了6月份,政府通知需要搬迁并表示可以适当补偿,7月份表示一定要搬迁,没有任何回旋余地。政府在此轮企业清洁生产环保达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一直微妙,标准前后不一,让不少企业觉得无所适从,到底政府在此轮产业转移与提升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的陶瓷产业是爱是恨?不容否认的是,传统陶瓷行业对佛山经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从业人员数十万,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佛山经济的繁荣。但由于陶瓷产业环境污染成为近年来挥之不去的阵痛,政府不得已痛下决心,清理低附加值品牌企业。政府的态度因此将决定很多企业的命运。
另一方面,政府仍然希望陶瓷产业继续做大,尤其是希望那些具有特色,高品牌附加值的陶瓷企业留下来。政府为此提出了做强做大总部经济,寄希望于陶瓷产业低端部分如制造环节外迁,而高端部分如设计展示销售留在佛山。而此举是否一厢情愿,不得而知。对有实力的陶瓷企业来说,“靓女”们先嫁到外地,而实力并不强的企业却很难有实力外迁。因此,对于部分中小型企业而言,他们的生存命运亦不在政府的“良好意愿”范围之内。如是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命运并不是因为市场不济而不得已终结,有的甚至还生存得很好,譬如某知名仿古砖生产企业,08年亦被列为关闭行列,就颇显无奈。
政府在此轮要求建陶企业清洁生产达标的过程中行使国家意志当然无可非议,然而在企业达到清洁生产标准要求后,政府更应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选择自身的发展方式,用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推动企业也推动行业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繁荣佛山陶瓷,强化区域品牌优势。
推荐本文:
- 上一篇:陶瓷企业为求生存进军三四级市场
- 返回列表
- 下一篇:2012年我国陶瓷业竞争格局将现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