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正式通过了“木材及木制品规例和新环保设计指令”,大幅提高木制品出口到欧洲的门槛。这一新规将于明年三月三日起正式在所有欧盟成员国强制执行,国内木家具、木制品欧盟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家具厂商将面临严苛考验。
近些年,我国对美国欧盟商品出口屡遭壁垒,现在家具出口也不能幸免,此新规主要就是针对中国木制品出口市场,而欧盟木家具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专家分析,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出口订单为主要生存手段的中小型家具厂商就一直过得不好。一方面是海外需求量的减少而导致订单数目的下滑,另一方面是国外对华反倾销政策,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盈利微薄,而新规对本就处于寒冬的中国家具出口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根据新指令的要求,欧盟市场的木制品必须获得FSC身份证,即证明生产企业采购的木材产自合法开发的森林,并对原材料的环保性能作了严格要求。专家透露,在全球范围内,作为原料的木材能够保证100%达到合法性或者拿到FSC的认证本身都是比较有难度的。目前,全世界获得认证的木材大约只有10%,而中国市场上能够获得认证的木材还不到1%。此外,中国自己的鉴定欧盟是不认可的,所以企业想要通过FSC的认证,需要花费几万元人民币,而在实施FSC森林认证之后,企业还必须再出资为其原料购买地的森林经营单位支付认证费用,生产成本大增。
一名家具厂商向记者诉苦:“靠低廉的价格来吸引客户,现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不在,若改为采购欧美国家的所谓有"身份证"的原木,就失去了竞争优势。”他坦言现在不少中小型家具厂商已经谋划彻底放弃欧盟市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国内家具企业已经开始开拓国内乡镇市场。但专家提醒,不小中小型家具企业主要市场根据地长期盘踞在海外,在国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肯定不如那些一直就偏重国内市场的企业。如果其想转型开拓国内市场,在一些城市的拓展肯定会有难度,但如果能够另辟蹊径,渗入到乡镇等三四线城市,不失为一个选择。
业内人士分析,乡镇地区受调控政策影响小,对品牌的影响力的感知又不如一线城市那样敏感,这对于出口转内销的企业而言,是一个占领这部分市场的好机会。
事实上,在中国房地产调控从紧、需求减弱的形势下,国内家具行业普遍面临“寒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少企业销售下滑、利润锐减,甚至陷入亏损状态,减产、关店。在国内市场“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家具出口企业转向国内市场能否成功,还要看企业的内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