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文登市泽头镇北庄村农民住上了“高科技生态环保楼”,1月6日,记者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情驱车100多里地前往一探虚实。虽然天寒地冻,扫尾工程暂时不能进行,但一期工程的15栋住宅楼已迎来了不少住户。打眼望去,每栋楼的楼顶都齐刷刷地安满了太阳能热水器,看来“家家户户太阳能”此言不虚。
“村里的老房拆掉后能腾出土地300多亩,我们与开发商达成协议,腾空土地由开发商建楼,从中拿出10万平方米的楼房用于补偿村民。按照原有的老房面积大小,每户村民平均可以分到一套90平方米的新楼房,不要这么大面积的还能退钱。一期工程搬进来300户,找给村民的现金就有500多万,买新家具是足够了。”村党支部书记李合广告诉记者。
说话间,我们来到41号楼301室村民姚迎春大妈的家中。一进门,眼镜片马上蒙上一层雾气,客厅里的温度计显示24摄氏度,蹲下身子摸摸瓷砖,觉得暖烘烘的。“俺们每家每户都是地暖,听说是用地下水加热来供暖,还不用烧煤。俺这一冬天才交900多块钱的取暖费。往年俺家住平房烧土暖气,买暖气片暖气炉不算,每年光烧煤就得2000多块钱。”姚迎春乐呵呵地说。
“接入城区的供暖大网确实不方便,所以开发商在这个小区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提取地下水中的热量实现集中供暖,这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在国外和我国一些大城市比较流行,用于农村供暖还不多见。”见多识广的李合广,说起“新词儿”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客厅里铺着照出人影的瓷砖,卧室铺的是木地板,壁橱是纯实木的,看的是42英寸的超薄电视,还用上了数字机顶盒——生平第一次住进新楼房,家境殷实的姚迎春一家舍得在装修上花钱。进到厨房,只见天然气表和阀门已经安好,但还没接到灶上。“听说离俺村2里地的地方,有一条天然气主管道经过,村里把每户2800元的‘碰头费’给交了,开春就能用上天然气了。到时,俺这液化气罐也该‘下岗’了!”姚迎春开起了玩笑。
家家户户都有地,住上楼了,农用车和农具放哪儿?这些问题村里早都想到了。村里出资给每家每户建一个30平方米的车库,年纪大了不用车库的,还一次性补偿6000元钱。小区的外面,建有一个污水处理厂,采取国际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后的污水能够重新利用,除了不能直接喝,浇地洗车养鱼都没问题。”李合广说。
北庄村的回迁楼让人眼羡,更发人深思。小区采用世界先进技术,给村民带来的生活便利甚至超过了县城居民。农民上楼的后顾之忧,大到交通是否便利、离农田距离远近、农机具如何存放,小到吃水、烧火、冬天取暖,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在回迁之前拿出了解决方案。对比老房里的生活,老百姓怎么会不乐意上楼?76岁的于进池老人满含热泪地对记者说:“感谢村干部,感谢政府,感谢党”,这不是俗套的“台词”,而是这位老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