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之一:城镇化率低于全国水平
宋守军直言,2011年我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51.27%的平均水平,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按户籍计算的城镇化率只有41.1%。“大城市不强,小城市偏弱,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2011年,两市的生产总值之和比广州低1369亿元。全省进入全国千强的镇有95个,没有一个进入全国百强。
解决办法:每年投10亿,百镇带动
宋守军说,要探索山东特色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城市群竞争力。加快提升济南、青岛等中心城市发展质量,整体提升县城中心城市水平,着力突破小城镇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55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
“我们选取了100个镇,重点实施‘百镇示范行动’,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四年投资40亿,打造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文化名镇,以此引导推动全省城镇化工作。”
问题之二:城市化靠“摊大饼”
王玉志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低成本土地基础上的粗放扩张的路子,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闲置浪费、低效利用现象严重。土地的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城市化靠“摊大饼”式外延扩张,农村“空心村”多。
解决办法:防止单纯的土地城镇化
“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防止单纯的土地城镇化和千城一面。”王玉志说。
王玉志表示,要科学合理安排城镇建设用地。
大力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加大棚户区、城中村、城中厂、城郊村的改造力度,研究制定楼宇经济发展和城市地上、地下开发利用的政策,推进农村土地综合利用。鼓励城镇建设上山、下滩,使用劣地和未利用地。
问题之三:“一业兴市”问题突出
张卫国提出,“一业兴市”、“一业兴镇”曾是山东城市建设的特点。
一个产业就能打造一座城市,单个重点产业往往造就了一个城市,但却缺乏产业体系的支撑,造成了城乡分割、缺乏连绵带的现状,一旦资源枯竭,就面临很大的问题。
解决办法:构建城市群
张卫国说,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不是突击性的建楼造城,关键在于建设产业体系。要发展都市圈产业体系和城市群产业体系。“比如说,围绕济南省会服务业的核心,拉动消费;围绕青岛海洋装备业的核心,拉动物流业。”
“要做到产业有机结合、大中小企业有机分工,达到‘产城结合’。没有产业,就会变成有城无业、有城无市。”邓相超表示,构建城市群能避免一系列“城市病”。
问题之四:融资难影响城镇化
陈华提出,城镇化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撑,但目前金融政策缺乏明确的城镇化导向,政策支持缺失。商业银行对城镇的金融支持明显不足。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城镇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已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小微企业融资难,影响城镇经济和城镇化进程。”
解决办法:明确金融要支持城镇化
陈华认为,应明确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政策导向。“政策性银行应发挥先导作用,专门满足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需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及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产品结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应当发挥补充作用,在健全城镇功能和发展城镇社会服务中寻找商机。对于那些具备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允许升格为村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