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雾霾天气连续不断污染我国大部地区,严重程度越演越烈,京城也不例外,空气质量的严重污染,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以及出行。大气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了室内环境,针对当前室内环境中PM2.5的污染问题,中国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委员于2月28日上午在北京港中旅维景国际大酒店举办了“全国室内环境PM2.5污染防控座谈会”。同时纪念“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发布实施十周年”。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环保部门、质量部门、行业协会等十几个单位相关领导专家以及10多家首都的新闻媒体。
会上,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对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发布实施十年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一,2003年的抗击“非典”增强了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意识和重视程度;第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新的室内空气污染源,如建筑污染、装修污染和家具污染等;第三,室内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第四,室内环境污染监测控制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我们这个标准从一个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衍生到民用建筑工程污染控制标准,到十种材料控制标准,从室内环境化学污染到生物污染,从室内家具污染到室外的污染;第五,室内环保产业已经形成规模;第六,全社会室内环境保护意识大幅度提高。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侯立安院士就防控PM2.5污染问题谈了以下几点建议。侯立安院士指出,环境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民众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大范围持续性污染天气,PM2.5问题也是屡见报端,迅速成为社会焦点,凸显环境保护的压力巨大。这个已经不仅仅是危害我们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已经影响到我们的交通安全和出行问题,飞机误点在这种天气下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面对环境空气PM2.5严重污染和我们广大的民众对环境空气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这么一个形势,去年2月份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个就是大气的空气质量标准,它将PM2.5纳入了监测的指标范围,也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的肯定和赞同。但是这个问题目前就出来了,新的标准颁布,但是就包括像北京这样的城市PM2.5在短时间内达标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官方、无论是研究这方面PM2.5污染控制的专家,都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
在室外空气质量特别是PM2.5在不达标的情况下,我们人7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渡过,室内我们怎么能够保持和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使PM2.5尽可能降低,尽可能减少对人体的污染,我感觉到这是摆在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我们环保科技工作者面前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这就面临着如下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室外的大气质量标准颁布实施增加了PM2.5,我们室内的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十周年,到现在没有PM2.5这项指标。毕竟这个标准过去了十年,有些相对不能完全满足现在的需要。怎么办?我感觉到这个问题就比较突出。我们要通过大家的讨论研讨,我们看看能不能基本形成一些共识,能不能建议对这个标准进行修订。国外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有的就是执行一个标准,但是我们既然有大气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么两个标准,所以室内标准里面PM2.5怎么去限定,究竟它的限制应该是多少合适,我们的技术、我们监测能力等等这些方面,究竟定多少合适,我觉得是供我们探讨的,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PM2.5的污染源它的一些监控、监测、评估这方面的数据相对比较少,这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做,也可能以前做了一些,但是不系统、不完整,或者说它的代表性还不那么广泛,我们现在只能给出一个室外当大气里面雾霾天气非常严重的时候,可能室内的PM2.5稍低于室外大气水平。但是当室外的空气质量相对好一些的时候,在阳光普照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室内如果有空调、做饭、人为一些活动,包括家具装修材料一些VOC、甲醛等等这些污染源的时候,或者有吸烟的时候,PM2.5这个时候可能就应该高于室外大气,这个应该说可以形成共识。但是具体一些数据的监控、监测,不同的建筑类型、不同的建筑物室内居室装饰装修水平等等,它的PM2.5污染源的分析监控这方面我们觉得还应该再进一步的加强。另外也凸显了室内环境空气中PM2.5污染监控这方面科技支撑方面一些不足。所以基于这个方面,我们感觉到从我个人认为我们怎么能够研制一种便携的,能够实时在线监测的,而且我们老百姓能够用得起的室内的PM2.5监测的仪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国外相应有一些,但是怎么适应我们的国情,能够真正让这个东西进入千家万户,让我们自己在他而一坐,在自己房间里发现PM2.5是多少,这方面应该是我们科研工作者要做的事。
目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已经很多了,媒体上也经常报道,我们中国是家用净化器的大用户市场,在国产和进口产品的份额上,可能我们国产净化器,相对不如国外的净化器,我们国内已经有一些非常好的名牌产品,我们怎么能够进一步规范、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当然我们国内产品也要走出国门、走到国际上去,但是毕竟这方面品牌相对还少一些,我们净化PM2.5一些工艺有些可能还比较单一,在净化工艺这方面再进一步的研究,加强偶合技术的应用。另外对空气净化器耐久性方面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使我们的用户在用的过程中尽可能少不更换或者更换周期长这种产品去问世。
另外,在PM2.5防控方面,我们还是要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但是由于目前我们顶层标准里面还没有,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对室内这方面管理和控制还是比较弱。
总之,要通过我们各界的共同努力,室内的PM2.5,从基本达标到逐渐达标,满足我们吸气新鲜空气的需求,经过大家的努力是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也盼望这个目标能够早一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