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价一再被压低 被逼组建嘉宜美家居

/ by 时代周报 浏览次数:

  十几家代工厂因“忍受”不了宜家日渐压低采购价的做法,在2012年被爆停止与宜家合作,此事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如今,彻底与宜家“决裂”的这些代工厂,已合作组建了自主品牌—嘉宜美家居。

  嘉宜美家居公司由黑龙江耐力木业集团等原宜家代工厂发起组建,目前在黑龙江、江苏、山东等地拥有5家大型家居产品生产工厂,在俄罗斯设立了贸易加工基地,公司已与国内280多家原宜家代工厂建立了合作关系。

  随着大型洋品牌不断下调商品采购价,及全球代工产业链由中国逐渐外迁至印度等地,创建自主品牌将渐成我国代工企业的一条发展新路。

  但代工企业摆脱洋品牌,在“自主”道路行走之时,不免要直面销路发愁等新问题。目前,如嘉宜美这样的自主品牌,其新思路是发展电子商务,进驻淘宝商城开网店,并在发展之初获阿里巴巴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新创自主品牌的生命力,究竟能持久多久,其竞争实力究竟如何,尚未可知。

  丧失提价希望 与采购商决裂

  2012年,国内十几家为瑞典宜家家居供货的代工厂,纷纷宣布停止向宜家供货,在代工行业引起极大震动,“停止合作,也是无奈之举,这几家代工企业的老板年龄都不小了,平均在六十岁左右。然而就是在本该求稳的年龄,他们却甘愿冒着风险断掉了企业最大的订单来源、让他们经营了一辈子的企业陷入停产,全是因为宜家不停地下压价格,致使代工企业无任何利润可言,每年都有很大的亏损。” 黑龙江耐力木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曹跃伟说。

  据公开消息,2001年,宜家在中国的采购量占其全球采购份额的14%,2004年升至20%,中国取代波兰成为宜家最大的成品供应国。2007年,宜家在中国已经有了300多家供应商,3家自有工厂,超过22%的产品产自中国。

  中国供应商的加入也为宜家带来回报,从2002—2005年,宜家商品平均价格下降了31%,2007年,部分产品降幅更高达50%。

  记者向相关代工企业了解到,2007—2009年,宜家下调了不少商品甚至每个商品的采购价。以同一款方桌为例,2009年的5月4日至9月20日,其采购价为30.38美元,2009年9月21日突然降价2%达至29.77美元。部分价格降幅甚至在采购合同中予以了明示—2009年4月始降价2%,2010年降价2%。

  但与采购价下降相反的是,这些代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却在上升。自2008年后,主要原材料成木从1560元一路涨到2100多元;人员工资也从每个月1450元上涨到2000多元。

  随着成本的上涨,代工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他们期待宜家能随行就市提高采购价格,但新合同一下来,他们等到的却是宜家的降价事实。

  原宜家代工企业伊春华丽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曲金昌说,即使代工企业要求上调采购价,但宜家并不理会,反而将价格下调。

  曲金昌说,这样下来,公司连续亏损三年,本寄望通过宜家提价来扭转盈亏,但后来“我们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双方资金、实力的巨大悬殊,注定了中小企业面对这些零售巨鳄时是耗不起的,要么忍辱负重继续合作,要么彻底决裂。”曹跃伟认为,跨国零售巨头和中小供货企业间的实力悬殊使零供矛盾激化至顶峰,洋巨头凭借品牌优势,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而在零售商占据绝对优势的产业链条中,供应商脱离零售商的成本代价将会极高;一旦彻底决裂,不仅大部分货款无法追回,供应商前期的投入也都将打水漂。

  一面,代工企业觉得备受洋巨头“欺压”;另一面,洋巨头却为自己“鸣冤”,认为压榨价格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了。

  宜家大中华区采购总监Peter Wisbeck则认为,宜家并未持续要求供应商降低价格:“压榨供应商利润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Peter Wisbeck说,“我不知道他们的利润率是多少。如果我是宜家的供应商,可能不会在意利润率,而是落袋为安的收入,以及是否有长期稳定的订单。”

  赴法国取经 联合开发自主品牌

  如宜家这样的洋巨头一路下调采购价的原因,与代工产业链逐渐外迁至印度等地不无关联。

  “我们也认识到,全球性的代工产业链从欧美传递到亚洲的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最后再经过中国大陆,如今又逐步转向了印度、越南、柬埔寨这些东南亚国家。这就是全球代工链条利益分配的宿命。”曹跃伟如是说。

  嘉宜美品牌的诞生,离不开这种产业链外迁的背景。

  2009年,曹跃伟到台湾学习。学习期间,与做家具和卖家具的朋友一起聊天,说到给宜家代工的甘苦,聊到宜家卖的产品看上去便宜实则暴利,便决定联合其他宜家代工厂,创建一个家具品牌,一方面帮着更多代工厂摆脱困境,一方面让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家居产品。

  3年前,曹跃伟和李俊明等14个最早萌生创办嘉宜美的人,一起做了一次环球旅行。瑞典和法国是最重要的两站。在宜家的总部瑞典南部小镇阿姆霍特,他们住在宜家宾馆,每天去其最古老的一家门店仔细寻找宜家的秘密。

  最终让他们找到答案的地方在法国。这里有一家名为Conforama的连锁商店,这家店在发展之初也学习宜家模式,但在法国,它已经超过宜家。

  Conforama已有10年的经营历史,其网点覆盖法国全境,店面数远多于宜家法国店,年销售额则是宜家在法国的3倍,是法国最大的家居销售门店。

  曹跃伟告诉记者,他们也会采取这种发展方式,但更重要的,他们目前还是注重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主要是因为阿里巴巴愿意给予支持,发展之初,需要强有力的帮扶者。

  去年10月初,嘉宜美天猫商城旗舰店开张营业。在去年双十一这一天,嘉宜美产品销售高达200多万元。国外品牌的低价策略,让代工的供应商必须面对低利润否则就会被淘汰,而通过电商,缩短消费者和工厂的距离,把利润空间让给客户。尤其是利用C2B定制的形式,不仅可以规模生产,且商品价格可以更低。

  “我们的一个阶梯櫈,宜家的价格是99元,我们是59元,在天猫店铺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就吸引了3000个订单,这可能是宜家一个店一年的销量。我想,正是C2B定制的模式,商品能以工厂价直接给到消费者,这样销量会更大,服务和质量能更好,客户的价值也能更大。”

  代工转自主 品牌生命力待考

  摆脱代工之路,还是需要发展自主品牌,嘉宜美等如是认为。

  宜家素以“成本杀手”闻名。在过去的8年内,宜家曾成功地将全部产品的价格降低了超过20%。宜家的低成本高利润的模式使代工企业生存艰难,而代工企业掌握了宜家的技术,为转型打下基础。

  曹跃伟认为,在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倒闭率高达8%。但是,通过这么多年的代工,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在成本控制等方面更是具备了好的能力。另外,与宜家比起来,代工企业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转型后不再通过宜家这道关,我们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低廉的产品。

  “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外部订单的代工厂若不能转型,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惨遭淘汰。在转型过程中,企业倒闭率高达到8%,是过去的两倍。中国目前正在摆脱过去低端的位置,向中高端发展,因此竞争会非常激烈,”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消费品代工厂大面积倒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订单下降和人工成本上升,不但外企工厂外迁,中国很多企业也在外迁。”

  “代工企业转型,尤其是向自主品牌的生产转型是实体经济必须要走的路。”陈及说。但从流通领域来看,每一个行业都有专业化分工,宜家不仅有价格优势,还拥有组合丰富产品线的能力,而新创品牌企业是否存在这样的竞争实力还存疑。

  但刚刚在昆明当选中国家具销售商联合会会长的李俊明看好嘉宜美的前景。

  “家居行业2011年的市场是1.5万亿元,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单店销售额最高的宜家50%的采购源在中国。”李俊明乐观地认为,但是宜家开店的速度相对迟缓,目前也就开了11家店,未来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记者从嘉宜美了解到,嘉宜美在天猫商城的旗舰店开业不到一个月,销售额已经突破200万元。“电商为主,但我们的步子会更大一些,到明年至少在全国开300家以上的体验店,另外准备拿出2亿-3亿元打造新的物流体系,以适应电子商务。”曹跃伟告诉记者。

  不过这些转变经营模式的代工企业也坦承,而我国代工企业以前不愁销路,但现在要自己开拓市场了,思路需要多元化,也不能完全依靠互联网,应该发展多种模式。

  (刘成昆)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