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伟新的仓库里堆满了收藏的明清时代老家具。
刚刚结束的嘉德春拍中,一件清早期的黄花梨小方角柜以552万元高价成交,再次让明清古典家具收藏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 。而在青岛(楼盘)也有这样一位“腕儿”级别的藏家,他叫余伟新,用了20多年的时间,收藏了近万件明清时期的老家具,从桌椅、书案 、供桌到床榻,应有尽有。而他钟情于明清时期的老家具,完全是出于对明清家具折射出的古典文化的痴迷,这位藏家要借手中的藏品,全面复原濒临断代的明清古典家具制作工艺。
20年藏得万余件老家具
走进余伟新位于崂山区枣山东路的收藏馆,就像是走进了一座老式家具博物馆。近两千多平方米的收藏馆里,摆满了桌椅床榻,几乎没有立足的地方。“从上世纪90年代,我开始涉足明清时期老家具的收藏,现在收藏馆里大部分的藏品,全部是从山东省范围内买来的 。”青岛韵生堂古典家具的余伟新经理说,20多年的时间里,他手中的古典家具已经达到了万余件。
藏品数量多得惊人,但余伟新对每一件藏品都如数家珍。“最早入手的是一件清代乾隆年间榆木材质的椅子,最得意的藏品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件黄花梨材质的供桌,最不该错过的是清代乾隆年间制作的一套婴儿床。”每到一个储藏间,余伟新都指着一件件老家具,仔细地介绍自己的藏品。
“一件好的老家具,你坐在它面前,看一整天都不会觉得乏味,不会感到累。”余伟新说。采访中,他的每句话似乎都和老家具有关。用他妻子的话说:“他已经着了魔道了。”
借藏品可复原老工艺
据余伟新介绍,明式风格和清式风格是中国家具史的两大代表。其中清式风格厚重繁华、富丽堂皇、尺寸宽大;而明式风格正好相反,设计上朴素大方、简洁而富有设计感,从他的藏品就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这种差别。
“现代制作的家具,一般用实木或复合木材、金属、皮或者玻璃等材质,采用铁钉或化学胶粘合,而且生产线上批量生产,机器制作痕迹重且不耐用;而明清古典家具采用名贵实木,部件结合采用精密的榫卯技术连接,耐用性更强。”余伟新说,有感于此,他已经对自己手里的藏品做了系统的研究整理,要借助手里的藏品,完整地复原明清古典家具的制作工艺。
余伟新的办公室里,摆着一件仿制的明式官帽椅。记者注意到,除了木料新旧差异,仅从外形上来看,这件仿品与一边摆放的明代官帽椅一模一样。“这件椅子,部件之间全部用榫卯结构嵌成一体,没用一个钉子,更没用一点儿粘合剂。”余伟新说。
修复一件家具要10道工序
对那些已经残损不能再用的老家具,余伟新专门花钱聘请了老匠人,负责老家具的修复。在修复车间,一位老师傅正在仔细地打磨一块木块,准备修复一把椅子的靠背板。“椅子的靠背板被蛀坏,另挑了一块相同材质的老木料 ,打磨后嵌进去。”工匠师傅说。
据这位师傅介绍,修复一件老家具非常不容易,先后要经过10道工序。包括分拆、清洗、去漆、选料 、配料、打磨、拼板、试装、组装、做漆面等10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非常仔细,否则很可能损坏原来的榫卯结构,导致难以复原。”工匠师傅说,缺损部分得找同样的材质补完整,断胳膊缺腿的还好说,最难的是器具浮雕部位,比如仕女、蝙蝠图案,需用同样的雕刻风格修补。
“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工匠手法又不一样,修理时心里得有谱,得虚心研究前辈匠人的活儿,可不敢马虎损坏了原件。”余伟新说,而且中间还要对老家具进行蒸熏消毒,以去除老家具中的虫子和虫卵。
收集藏品越来越困难
由于藏品多,余伟新的收藏馆已经库满,没办法摆放新的藏品。但他仍没有就此罢手的打算。只要听说哪个地方有好东西,还是立即赶过去抢货。但现在民间的老家具资源似乎已经越来越少。“2000年以前,一年能收几卡车老家具,现在一年跑遍全省,运气好能收到三五件像样的东西。”余伟新说。
不过,明清家具收藏市场逐年升温,民间资本对明清老家具的追逐越来越疯狂。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刚刚结束的嘉德春拍中,一件清代早期的黄花梨小方角柜以552万元高价成交 ,再次证明了明清古典家具收藏的潜力。 (文/图 记者 王爱科 刘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