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陶瓷行业十八怪现象

/ by 中国建材网 浏览次数:

     自“云南十八怪”爆得大名后,各地竞起“十八怪”,蔚为大观。其刻画世相之淋漓,描摹人情之尽致,足可纳入社会学之研究范畴。笔者不揣荒陋,盘点中国陶业之“十八怪”,或言其大处,或举其细节,归纳梳理,亦能广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果可怪乎?是可怪也。


    第一怪:佛山品牌全国在。新兴产区遍地开花,但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打起了佛山陶瓷品牌的旗号。因此造就了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许多产区的企业在佛山注册一个公司名,就堂而皇之地在当地生产号称佛山品牌的瓷砖。全国都打佛山牌,不亦怪乎?

    第二怪:品牌取名搞山寨。陶瓷行业取名“傍大牌”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地方的中低端陶瓷市场,往往会大量麇集山寨品牌。他们在知名品牌的名称与LOGO上稍做增减,搞成孪生兄弟一般的标识。大规模如此,导致某些产区山寨成风。攀亲傍大,泛滥成灾,不亦怪乎?

    第三怪:洋名扎堆忒崇拜。西方的城市、小镇、神话人物往往成为品牌名、产品名的来源。了解中国所有瓷砖品牌,就可以把西方历史地理学一遍,不亦怪乎?

    第四怪:泥巴当成宝石卖。精美做工的陶瓷产品,价值一样能够成千上万,像珍贵石材一样出售。陶瓷价值往上冲高,它提供了瓷砖发展的更多可能。贱的能卖贵,不亦怪乎?

    第五怪:仿木能与真木赛。瓷砖仿木、仿石、仿皮具,皆能做到栩栩如生,让消费者,甚至让专业人员,一眼看去,难辨真假。假的能乱真,不亦怪乎?

    第六怪:老板回国把砖带。以前企业老板们参加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展,回国时拉杆箱里往往会装上不少瓷砖样品。现在老板们当然不干这个事了,随行人员也不大做,感谢现代科技,我们都用相机直接拍照。全面模仿,不亦怪乎?

    第七怪:外销频频遇障碍。近年来国际上针对中国陶瓷行业的反倾销此起彼伏,从欧盟到南美,再到东南亚,全面开战,不亦怪乎?

    第八怪:市场坏了互相怪。建材市场急速上升期,涌进了过多的企业和商家,一旦市场平稳或波动,往往互相指摘对方搞乱了市场,以致形成“无人不骂,无人不冤”的局面,不亦怪乎?

    第九怪:明星助阵人人爱。市场惨淡,却乐了一帮港台明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依然是企业终端推广吸引人气的法宝。但往往,真正客户少,明星粉丝多。赚了吆喝,赔了买卖,不亦怪乎?

    第十怪:左右互搏论成败。一家企业往往有几个品牌,每个品牌都会组建销售队伍,各自为了冲业绩而互挖墙脚也就很好理解。团队打内战,不亦怪乎?

    第十一怪:展厅竞相比气派。展厅标星级都标到七星了,八星级、九星级怕也不远了。比拼豪奢,言过其实,不亦怪乎?

    第十二怪:人才流动不见外。陶瓷行业人才流动频繁,企业用人不拘一格,企业筑巢引凤,人才择木而栖。没有门户之见,绝少条款限制,不亦怪乎?

    第十三怪:有钱大爷多欠债。小至个人之间,大至企业之间,演化成新时期的黄世仁与杨白劳关系。有钱可还而不还,不亦怪乎?

    第十四怪:颁奖都是大帽盖。行业内外一年颁发给陶瓷企业的奖项至少超过10000个,如果企业做的不错,一年下来奖牌可以挂满一面墙。而且奖项名头吓人,动辄十强百强、名牌名优,但往往,帽子很大,戴帽子的脑袋却很小。名不副实,不亦怪乎?

    第十五怪:研发创新速度快。陶瓷行业一年专利不知凡几,想必数量也不少。昨日研发,今日出品,天天都在搞创新,不亦怪乎?

    第十六怪:瓷都陶都站成排。笔者曾统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自称瓷都陶都的城市超过五十个。喜好称都为王,不亦怪乎?

    第十七怪:天天促销不懈怠。君不见,某些店面门口“最后三天疯狂促销”的广告就从没拆下过。市场进入无促不销的怪圈,不亦怪乎?

    第十八怪:落后产能难淘汰。上有国家政策,下有协会呼吁,但某些耗能大、效率低的企业仍表现出生存的顽强和韧性。数年转型,痼疾难除,不亦怪乎?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