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中式元素也经常被人拿来运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也将主题落在“中式元素”上,比如“红古轩杯”新中式家具设计大赛、“中国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笔者在观看“红古轩杯”的一些获奖作品和被淘汰作品时发现,好的作品能巧妙地将中式元素进行融合,保持醇厚的中国味道却又让人耳目一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一些只是将中式元素与其他元素生搬硬套地混合在一起,而未真正理解和展示文化内涵的作品,则大多在初赛就被淘汰了。
“中式元素”这个概念虽然被大家普遍接受,但是这四个字也很容易将人误导。很多人觉得只要在盘子上弄一个如意,在衣服上加点水墨画,在红木上雕点花纹,就是“中式元素”了。事实上,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就如同前文提到的被淘汰的家具作品一样,只是简单地将中式元素与其他元素进行混合,贴上中式元素的标签,但并没有达不到一种设计创新与文化延续的效果。
要将“中式元素”用成风格、用出灵气,重要的是融合,是中式元素与家具的融合,也是中式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混合与融合,是有本质区别的。混合,是你是你,我是我,是1+1=2,本质上还是两个旧的东西;而融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1+1=1,是一个全新的个体。融合了中式元素的家具作品,虽然形态和样式并非传统的中式家具,但却依然会散发地道而浓烈的中国味道。
许多外国设计师也很喜欢采用中式元素,无论是家具作品还是家居装饰品。比较有名的是丹麦的设计师汉斯·韦格纳(Hans Wegner),其设计的家具很多都包含了明式家具的特点,其中的圈椅就是融合了明式家具中的圈椅造型和人文因素,再通过对人体工程力学的深切理解以及一种深刻的美学洞察力设计出来的。整张椅子线条简单,直截了当,没有任何不必要的东西,却将明式圈椅最本质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感染力和天然材质美。而丹麦另一位设计师琳伍重(Lin Utzon)则从中国的古代青铜器——鼎中获取灵感,设计了一系列奇特而具有现代美感的花瓶,让中国鼎带着东方风情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
通过对这些经典的融入了中式元素的作品进行分析,会发现,中式元素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它更是一种气质、一种文化,它的融合与运用必须讲科学、讲系统、讲设计理念。产品设计者和文化创意者在选择和应用中式元素过程中应当将自己对所使用的元素的文化和内涵的理解融到作品中,这样出来的东西才会有灵魂,带着和谐之美、艺术之美、融合之美、独创之美,否则就会有一种生搬硬套,不伦不类的感觉。就像笔者在微博上看到的朱赢椿的《设计诗》作品集一样,其将诗歌的意境用文字设计元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形美,意美,广受欢迎。受这种有创意的诗歌表达形式的影响,微博网友也纷纷模仿,但是很多因为缺乏对诗歌深度的理解,无法将设计与诗歌很好地融合,出来的东西设计不是设计,诗歌不是诗歌,只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混合物,反而失了原来的味道。
中式元素的运用是一个极具技术含量的活儿,要想其既有原来的神韵又带上时代的特色,或许需要经过不断地磨合,才能使其与其他元素由单纯的混合走向完美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