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南京房地产市场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港资房企,近期正“默契”的相继大手笔投资南京市场,新一轮的楼市港企“入南”潮似乎就在眼前。
四大港企南京扎寨 接连出招形成合力
最近一段时间,亚洲首富李嘉诚接连出售其在香港和内地大量资产,此举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但与此同时,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公司南京项目却正式落定。2013年9月9日,该公司宣布在南京首个开发的项目定名为“涟城”,将打造联排别墅产品及高层住宅,项目体量超过50万平米。
一边是从内地撤资,一边又投资南京“安营扎寨“,和记黄埔公司此番动作很快也是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
和记黄埔公司“涟城”项目,是于2010年12月竞得。当时和记黄埔以31.8亿元拍下南京河西南部一幅出让面积近12万平米地块,楼面地价达8584元/平米,也是当时的区域单价“地王“。
此次终于确定进入开发阶段后,该公司对外称是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吸引了他们。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显然是南京楼市利润空间吸引了像和记黄埔这样的开发商。
依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8月南京房价涨幅已接近12%,投资潜力可期。
慕投资“潜力“而来的港资房企绝非和记黄埔一家。
今年8月,纷争长达8年的国浩顾家营“地王“终于画上句号。
8月4日晚,国浩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国浩房地产(中国)有限公司已完成其于国祥房地产有限公司全部权益的出售流程,总代价为12亿元,而接盘者正式港资背景的香港佳源集团。
其实在南京楼市渐显复苏态势的2012年,港资房企早已发力。
2012年4月底,南京国土局对一幅城中稀缺宅地G05地块举行竞拍。最终,香港知名房企嘉里建设从万科、保利、中国铁建、朗诗手中抢下这幅宅地。
该地块总出让面积35619.5平米,容积率1.0到2.6,挂牌起始价10.5亿元。经过14轮竞拍后,这一地块最后报价为13.1亿元,溢价2.6亿元,楼面价14145元/平米。尽管当时许多市场分析人士“惊呼“又一块高价地的诞生,但是和不久前中电城北新”地王“15420元/平米的楼面价相比,港企又是抢占了先机。
如果土地市场和住宅开发上的持续“发声“外,港企”拿手“的商业地产领域,他们同样早早投下了”重注“。
2011年3月,香港最大地产发展公司之一的新鸿基地产宣布,将在南京新中央商务区核心地带发展南京环球贸易广场(南京ICC)。
按照新鸿基地产的官方通告,南京环球贸易广场项目将包括一座高达290米的地标性办公及酒店塔楼、两座服务式办公塔楼、一座大型商场裙楼,以及相连接两条地铁线的下沉式花园广场,建成后会成为南京地标性物业。
当时新鸿基地产表示,南京ICC将承袭新鸿基地产擅长发展大型综合商业物业的精髓,建设成南京市商业、休闲和文化的新中心。
此前,新鸿基地产先后在香港、上海等地发展大型综合商业项目。其中,坐拥维港海景的香港环球贸易广场(ICC)也是香港的最高建筑。
据新浪乐居了解,南京环球贸易广场也已开工建设,目前拟规划建3栋楼,一栋为60层的办公及酒店主塔楼,另外两栋楼分别为43层及40层的服务式办公塔楼,以及4层高度为24米的商场裙房,办公及酒店塔楼的高度在250米以上。
如果再加上南京楼市里风生水起的恒基兆业,四大港企的合力悄然形成。
改变运营模式 港企再续南京城市情愫
若是从南京房地产市场化说起,香港元素在南京房地产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并且在房地产市场化过程中,港资开发商也是扮演了极其关键重要的角色。
东南大学房地产学教授张建坤接受新浪乐居采访时就曾表示,在南京房地产市场化之初,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最早进入南京市场的开发商便有港资企业。“因为共同文化和社会生活习惯的优势,港企在内地房地产市场化过程中起到了‘桥头堡’的作用,是他们将行业的开发管理流程乃至技术经验输入了进来,并带动了第一轮的港企南京开发热潮“,他说。
谈到带有香港色彩的项目,张建坤介绍说像港资基泰地产最早在新街口建造了基泰大厦;新世界集团和本地企业合作的新世界中心、港资背景的金轮集团和德基公司在新街口黄金地段打造的金轮国际广场和德基广场等项目都是有着鲜明的香港印记。加上和南京有过联系的瑞安、九龙仓以及近期意欲进入南京的佳兆业,“港企凶猛“并非妄言。
另外,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江苏本土房企上市潮中,新城、朗诗等代表型企业都是选择了香港, 业内人士告诉新浪乐居,这与多年来南京地产圈同港企的接触密切相关。
在张建坤看来,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南京以及全国楼市都一片火热下,港资企业显得“平静“原因是其主要靠资金型投资进行拿地和开发,因而不急于回收投资。”在外界看来,似乎声音就比较小“,张建坤说。
但港资房企发展时间较早、开发模式较成熟的优势,在此轮楼市调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从2010年下半年起,港资企业在内地土地市场中活跃起来。仅2011年最后两个月,港资房企逆势而上,包括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新世界、嘉里建设、恒隆、瑞安等在内的7家港资房企频频采取行动投资商业地产项目,其在内地土地市场上支出近200亿元。其看好内地市场的判断在随后的2012年楼市回暖中也得到印证。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13年后港资房企也一改先前的不急于回收投资的战略,加快了对其内地项目的消化速度。
对于港资房企在内地特别是在南京市场的新一轮开发潮,与港企有过较多接触并关注其发展的吉合田地产机构董事长石旭升认为,从资金到技术、服务方面,香港的大型房地产公司还是要高出内地房企一头的。“随着大型港资房企布局南京和其本身的战略改变,虽然短期会对本地房企有所影响,但从长期看是给南京房地产注入了新活力“,他说。
正如业内人士所说,香港房地产企业于内地房企有“教父”般的历史意义,内地房地产行业运作模式包括经验技术人才几乎都来自香港。因而“教父”此番北上“入南“,除了带来新的市场竞争外,或许也会成为本地市场进化的一个重大转折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