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日本和巴西等8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旨在防止汞(俗称水银)污染环境及危害人体健康的《水俣公约》。根据公约规定,包括荧光灯在内的9种制品,将在汞的使用上受到严格限制。
“《水俣公约》开出了有关限制汞排放的清单,规定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进出口的含汞类产品包括部分电池、开关和继电器、某些类型的荧光灯、肥皂和化妆品等。”提及公约的签署,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化学品安全项目负责人张遂新备感欣慰。“签约之后至《水俣公约》正式生效之间的过渡期,各国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建立汞使用和排放清单。”在张遂新看来,公约签约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汞是环境中一种生物毒性极强的重金属污染物,它进入生物体后很难被排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世界范围内环境中汞的浓度持续上升,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的极大关注,成为继气候变化问题后的又一个全球环境问题。
“相对于氯碱、黄金开采、医疗仪器、电池等产业使用的汞量而言,照明产业使用的汞量是比较少的。”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理事长陈燕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了解,我国2008年发布的行业标准《照明电器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规定,紧凑型荧光灯含汞量不超过5毫克,直管型荧光灯含汞量不超过10毫克。虽说我国对荧光灯含汞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但毋庸置疑的是,荧光灯是一个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汞污染来源。
根据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给出的数据估算,2011年中国照明行业用汞量约为57吨,其中保留在产品中的汞量约为40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汞量约为17吨。其中,广泛应用于医院、学校等照明场所及灯箱广告等展示领域的直管荧光灯总用汞量高达26.9吨,高于应用于家居照明、办公照明、商业照明等领域的节能灯汞使用量。
“我国照明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汞会大于国家规定的数字。究其原因,主要是注汞时的不合理控制、生产过程中产品报废率高等问题的存在。”与照明行业有着密切接触的张遂新认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汞量超标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以40瓦的T12直管型荧光灯为例,通过自动生产线自动注汞,需要注入20-40毫克的汞,再加上工艺消耗,实际耗汞量更高。据张遂新介绍,目前,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电光源生产企业注汞时采用的是液态汞,因此注汞量难以控制,加之设备简陋,在注汞过程中汞挥发情况严重。所以,我国生产每支荧光灯的实际耗汞量更高一些。
“发电厂燃煤会排放大量的汞,体温计的含汞量是节能灯的几十倍甚至更多,连食用的海产品也是含汞的,是媒体炒作放大了荧光灯的汞污染。”陈燕生表示。“汞是不易溶于水的,1毫克汞只有完全溶解,呈离子状态时渗入水中,才会导致360吨水受污染。而事实上,荧光灯中含有的汞主要是原子状态,对水的污染是非常微量的。是一些不准确的报道夸大了节能灯的汞污染。”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专家对此也有着同样看法。
回收与处置的尴尬
由于含有汞、铅等有毒有害元素,废旧荧光灯被专家称为仅次于废电池的第二大生活垃圾“汞污染源”。
“又不是废旧的家具电器,坏了的荧光灯谁会要?”在北京市通州区八里桥附近的在水一方小区,张阿姨把一支废旧的直管型荧光灯随手扔进了生活垃圾里。张阿姨告诉记者,她从来没听说过报废的荧光灯还会有人回收处置,更不清楚破损的荧光灯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该小区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居民。“4年前,通州区搞过一次节能灯(指紧凑型荧光灯)“以旧换新”活动,听说政府把回收上来的废旧灯管都统一处理了。”一位李姓居民告诉记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大多数居民对那次紧凑型荧光灯“以旧换新”活动记忆犹新,但那些被回收的废旧灯管最终去了哪里,他们却毫不知情。“家里的灯管坏了,只能随生活垃圾一起扔掉。小区又没有设立专门的回收箱,总不能一直在家攒着吧?”一位小区居民反问记者。据了解,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小区也不鲜见。
“由于存在大量居民随意丢弃荧光灯以及缺乏相应的垃圾分拣方法,中国实际每年报废的灯管数量难以估量。”张遂新告诉记者。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荧光灯产量约70亿支,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其中,紧凑型荧光灯产量约47亿支,出口28亿支。其他类型荧光灯产量约23亿支,出口7.7亿支。
“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生产荧光灯80亿支,其中约30%为内销,进入国内流通市场的紧凑型荧光灯有20亿支以上。由于我国荧光灯技术相对落后,以及存在山寨厂家,虽然大部分节能灯自称寿命有3年以上,但实际使用寿命仅为1年半左右(使用时间约为2000-3000小时),随即成为废弃节能灯。”对于国内照明企业的良莠不齐,张遂新深表忧虑。
“一边是每年至少千万支的废旧荧光灯管产生率,一边却是处理中心"原料紧张";一边是大多数居民希望废旧荧光灯管能被合理回收,一边却是因无回收渠道居民只能将灯管扔进垃圾桶。”张遂新一语道破了国内荧光灯回收处理目前所面临的尴尬。他认为,由于无配套法规、无完善回收体系、无配套补贴政策,回收难是必然出现的问题。据他透露,全国目前只有三四家单位获得了国家处置含汞废灯管许可证,但由于回收运输成本高、运输条件苛刻等原因,这几家企业的开工率都不高。
“对于行业需要出台配套法规、完善回收体系、配套补贴政策。对于群众,需要全面普及这方面的知识。”问及解决办法,张遂新如是表述。
推进荧光灯低汞化
“《水俣公约》开出了有关限制汞排放的清单。为了达到公约的要求,必须降低荧光灯的汞含量。”张遂新表示,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中国逐步降低荧光灯含汞量路线图》,就是围绕荧光灯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低汞化目标,以减汞技术创新为基础,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与推广应用先进低汞技术相结合,分阶段逐步降低荧光灯产品含汞量。按照《中国逐步降低荧光灯含汞量路线图》给出的时间表,到2013年12月31日,争取淘汰紧凑型荧光灯液汞生产工艺;至2014年12月31日,力争全面淘汰液汞生产工艺。
该路线图预期,到2014年,通过淘汰液汞工艺,生产过程中汞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约50%。到2015年,单支荧光灯产品平均含汞量比2010年减少约80%,一半以上的荧光灯含汞量将低于1毫克。行业年用汞总量从2010年的约60吨下降至10吨左右。
据了解,为了早日实现国内荧光灯的低汞化目标,2012年9月中国照明电器协起草了《中国照明电器行业停止荧光灯生产中使用液态汞自律公约》,自律公约得到了会员们的积极回应。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是全球照明协会联合会的发起国之一,同时也是该组织下设环境工作组和半导体照明工作组的主要成员。中国政府签署《水俣公约》,也是中国照明电器协会通过全球照明协会联合会向联合国环境署表达意愿的一个结果。”陈燕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研发成功含汞量不超过0.5毫克的紧凑型荧光灯;含汞量不超过1.5毫克的紧凑型荧光灯增长迅速,已占总产量的30%以上,在产品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生产成本无明显增加,为加快减少荧光灯含汞量提供了技术基础。
“在节能环保的大形势下,中国照明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依然是清洁生产工作。”陈燕生表示。
(实习记者/刘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