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阿里跨界合作
海尔与阿里两大巨头的战略合作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双剑合璧,直指中国电商+物流暗藏的另一个巨大的商业平台。的确,阿里巴巴集团对海尔集团子公司海尔电器进行总额为28.22亿元港币(约合人民币22.13亿元)的投资,双方将联手打造家电及大件商品的物流配送、安装服务等整套体系及标准,该体系将对全社会开放。目标剑指农村电商、农村物流大平台的商业价值,这正是当前发展势头看涨的淘宝、京东们最大短板。
笔者认为,农村电商是一个超级大的市场,14亿人口中网购人群占了4亿,剩下的10亿人都在农村,所以农村市场极具开发价值。随着互联网在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下,商机逐渐显露,谁能解决物流+本地化服务,那这个市场就属于谁,未来农村电商O2O的购物体验将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
此次合作对于海尔有着重要的意义,海尔将向互联网企业进军,C2B的家电购物+快速的物流,将彻底赢掉其他的家电品牌。恰巧这两年是中国家电更新换代的重要时间,张瑞敏与马云的联手,将彻底颠覆传统家电的供应链模式。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未来的电商若想大展宏图,物流是关键。农村电商这个大市场所包含的7亿人的消费能力完全有可能再创造一个阿里巴巴。阿里与海尔的合作,将对京东、苏宁、国美等电商带来强大压力这种趋势逼迫中国物流整合发展快速崛起。
因此,阿里与海尔的合作,不仅开起了传统家电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新纪元,还拉开了中国消费产业O2O的发展新序幕。中国家电企业将面临着如何整合线上线下优势,从而打造一个更大发展平台。
董明珠代言晶弘冰箱
实际上,格力做冰箱早已埋下伏笔。2010年7月,格力前董事长朱江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家用空调的龙头企业,公司一直在思考今后的发展。冰箱严格说来也是制冷设备,所以如果格力进入冰箱领域也不能算是搞“歪门邪道”。如今,身为国企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董明珠,却降低身价为晶弘冰箱代言,一时间成为了热门话题。
不过,令所有人困惑的是,无论是从资本层面,还是从战略合作层面,格力空调与晶弘冰箱都没有任何关系,而身为格力董事长的董明珠又是出于何种目标和战略规划,主动为晶弘冰箱代言。格力至今未能给出明确的解释。业界此前也有猜测认为,晶弘冰箱的生产厂家是由格力的几家核心经销商所控股,而格力又持有这些经销商的股份,从而实现曲线生产冰箱的意图。
笔者分析,格力空调目前的市场份额已经比较高,今年的营收目标是1200亿元,明年为1400亿元,难度越来越大,格力之所以要和冰箱扯上关系,就是要在专业化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多元化的构想固然好,可是格力对晶弘冰箱的发展并非把握十足,格力担心如果真的公开两者的关系,万一对格力造成拖累的影响,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乐视小米进军电视
乐视、小米推出智能电视,在一段时间内曾让拥有40多年发展历程的中国彩电企业“完全愣住了”。的确,一点产业积累和经验都没有的两家互联网企业,是如何能推出智能电视,并且在各自的电商销售渠道,获得了不错的业绩,吸引了众多粉丝的眼球。
正如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所说,“从来没有做过电视的小米,一推出电视,很多消费者都将脸朝着他们,屁股对着我们”。这绝不是赵勇的悲情营销,真实的反应了当前彩电企业对于互联网进军电视的心态和现状。笔者分析,乐视和小米的饥饿营销策略迫使传统电视厂商推出对应的低价产品,对传统家电厂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引发智能电视大打价格战,然而这并不影响小米与乐视这两大互联网企业内部的战争,从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及盈利模式,它们之间战争从未停止,仍将继续。
但是,在互联网企业的身上,彩电企业还是学习到了很多理念和技巧。比如,“八字还没有一撇”的炒作;再比如,“用户比经销商更重要”;再比如,“软硬兼施”的品牌策略等等。
惠而浦接手合肥三洋
作为一家在全球市场上已经被中国的海尔、美的等对手打的缺乏“反击之力”的美国家电巨头惠而浦,却在2013年以一招出奇不异的接手中日合资洗衣机上市公司合肥三洋的日本三洋株式会社股份,而再度高调回归中国家电市场。
笔者分析,这次收购前景未必明朗,因为中国并不缺外资品牌,并且取得成功的也较少,以美的、格力和海尔为首的国产白电企业已取得了较大话语权,惠而浦想撼动,并且有一定地位,是件难度很大的事。
在收购完成后,合肥三洋表示,惠而浦将为合肥三洋带来新的业务,包括提供技术与服务,提供综合性的生产平台,新业务内容将集中于空调、热水器、厨卫电器,环境电器。而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电器的体量将同步放大,这将主要来源于国内的销售及惠而浦在全球的采购。
然而,合肥三洋将手握“惠而浦”、“帝度”、“荣事达”、“三洋”四个品牌。未来如何避免这四个品牌发生市场冲突,或许已经成为“惠而浦荣事达”公司今后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空气机净水机井喷
2013年,由于环境污染和雾霾的侵袭,祖国的大江南北都流行着两样小家电,那就是空气净化器、净水机,并且销售量暴增。中国家庭对这两样小家电的购买欲望也是与日俱增,这种井喷式的销售量还真的是托了雾霾的福。
不过,由于消费习惯的初成、产品技术标准的不统一,以及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导致整个空气净化器和净水机市场是“乱象频出”。在整个净水机产业和空气净化器产业,贴牌OEM的现象层出不穷。更值得警惕的是,由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习惯高低不一,造成了整个净水机和净化器产品还隐藏着较为严重的 “二次污染”。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出台空气净化器的明确标准,如何标注净化功效留下了灰色地带,确实有企业在空气净化功效的标注上是夸大的。难道到底有没有将甲醛去除干净或者是PM2.5过滤干净,要靠消费者自己买回家感觉吗?
笔者分析,巨大的危机已经潜藏在净水机、净化器的商机背后。制造空气净化器这类的产品的目的固然是好的,可是如果每个企业都选择投机盈利,那么结消费就只能是对正处在培育期的市场失望透顶,或者不会再进行购买,即使以后该产业发展的很成熟,为避免不了消费者依然存在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