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佛山:一城超京沪的四个意外
在中国以外,很少有人听说过佛山。佛山位于中国珠三角的中心,拥有七百万人口,是一座充满活力、经济不断进步的城市。
在外交政策杂志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去年发布的“全球最具活力城市”中,佛山位列为13。该排名基于对世界城市2010-2025年的GDP预测。佛山的情况彻底体现了中国对高附加值,高收入的经济的追求。
佛山的经验是中国过去35年发展以及当下面临挑战的最好缩影。作为中国最早进行经济改革试验的城市,佛山率先发展成为一个低成本的制造中心。而目前,佛山正致力于成为一个知识型的创新驱动经济体。
回顾佛山宏观经济的发展,不难得出四个令人意外的结论。
第一个意外是佛山的经济表现。
佛山的人均GDP在2012年达到14828美元,高于上海和北京。达到世界银行对“高收入”经济体的标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2010年的人均房产价值高达50000美元,是人均GDP的4倍以上。佛山拥有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工业,城市化率达到了94%。
第二个意外是,佛山并没有任何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佛山摆脱贫困的经验可以被复制到中国其他城市。经验包括:
私营部门为主导的增长:2012年,佛山私营部门贡献了全市61%的GDP,平均每20位居民就有一个私人企业。
产品内销:佛山的净出口所占GDP比例从2006年的30%下降到2012年的18%。这反映了佛山相比于中国其他制造业城市更早的转向国内市场。(温州出口占GDP的25%,东莞32%,深圳37%。)
连接全球的专业市场:佛山有30多个专业市场城镇,其有用精密的产业集群和完善的供应链,紧密连接国际市场。
高质量的农民工:在佛山,超过一半的人口和三分之二的劳动力是农民工。由于职业培训,医疗保障,住房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农民工在佛山可以享受和当地人一样的社会服务。
更大的地方自治:通过将大量财政和管理责任委托给县、乡、村干部,佛山政府不再需要扮演市场,而是退居二线,促进和支持市场的发展。
社会服务分散化:佛山将社会服务委托给1000多个行业协会和非政府组织,这大大提高了服务的送达率并减少了公共财政的负担。
第三个意外是: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城市中,只有佛山进行了以上的6项改革?
时任佛山市长刘悦伦解释说:“佛山只能依靠市场来获得人力、资本、资源、基建、技术和销售来助其增长。毕竟,佛山不是经济特区,也不由中央或省级政府直接管辖。这里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换句话说,市场(而非国家)在佛山的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四个意外是,佛山今天面临的主要经济挑战,比如地方政府债务,中小企业融资和污染,这些也正是当今全中国面临的问题。
2012年,佛山和中国其他城市一样,主要通过卖地来偿付政府债务。2012年,佛山卖地收入达到当年度政府财政收入的47%。但佛山政府在管理政府债务时,占据一定优势。因为佛山政府2004年以来的固定资本投资大约占到GDP的30%,而其他一些地方政府为70%。
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则更难解决。目前,当地中小企业被迫支付影子银行的利率(超过20%)。这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并限制他们创新和创造就业的能力。这种情况表明,如果没有相应的机构在规划、监管、破产程序上的改革,那么,宏观经济政策不足以确保所有借款者的利益。
污染方面,对佛山而言,最明显的解决办法是产业升级,转移到更环保的行业。不过,如果临近的城市不采取相同的举动,佛山的努力就会白费。更有效的方法是与临近城市集体行动,提高环保标准,进行公共教育,促进科技创新并更有效地执行相关规则。
这四个意外突显出,中国经济的需要正超越主流经济学的范围。主流经济学强调自上而下的宏观政策,却牺牲了微观、机构以及市一级的改革。能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佛山这样的改革,将决定中国是否能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