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慈溪的冰箱和洗衣机产业,因为家电下乡政策而出现大量破产、倒闭潮之后,太阳能热水器产业也成为这一政策的“最大受害者”。如今连这一行业的龙头企业日出东方旗下的太阳雨和四季沐歌都开始“不务正业”谋求多元化扩张拯救下滑中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
家电行业总是不乏“骤盛骤衰”的案例。
如果重新站在2006-2009年的时间节点,面对太阳能热水器红得发紫的发展行情,估计大家很难想到,仅仅就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后,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就一路下滑,从波峰跌入谷底,企业数量从3000多家骤减至几百家。
在我们为之叹息的同时,这期间的原因也值得探讨与深思。
日出东方也要逃离太阳能?
就在不久前,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素有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第一股的日出东方(603366),由于太阳能热水器零售业务下滑,不得不开始“不务正业”,谋求向光电、厨电、净水机、空气净化设备等领域多元化转型。
这被认为是行业龙头逃离太阳能行业的“前奏”。从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热到太阳能光能,日出东方曾给投资者描述过“美好的蓝图和未来”。最终却敌不过“上市公司的业绩压力”、太阳能光热到光能转型的“异常艰难”,以及“下滑的农村零售市场”、“增长无望的城市市场”和“艰难的工程市场拓展”。
最后,不得不通过多元化的扩张,谋求企业业绩增长的新亮点和新动力。但是,这显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特别是面对当前整个家电产业环境,疲软的厨电、小家电,以及无序的净水机产业,想在这其中快速“分一杯羹”,难度不亚于从太阳能热水器向太阳能热水的跨越。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昙花一现?
龙头企业尚且如此,其他企业更何以堪。日出东方当前的转型困境,折射出了整个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困境。
曾经被认为是“太阳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四足鼎立的格局,又因为太阳能和空气能属于新能源,而备受关注。没想到,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却是“昙花一现”——飞的高,摔的也重。
近几年,关于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倒闭的消息似乎从未间断过。嘉兴、日照等太阳能热水器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更是哀鸿遍野,除了一些较大的企业还在支撑外,一些小企业早已“人走厂空”。
仔细梳理、分析过去30多年家电行业“由盛而衰”的案例,这其中既有产品自身的因素,也有产业政策、发展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就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来说,根本原因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技术性问题,导致门槛低,企业蜂拥而至抢市场,却没有维护市场。同时产品技术缺乏创新持续支撑,所以一直没有进城扩大市场,自然很快就迎来了“行业天花板”。
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大企业群的强势驱动和维护,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恶性竞争”手段,甚至不乏一些不正当竞争。比如说,皇明太阳能创始人黄鸣揭黑,表面上是勇士实际则是“无能和低能”。因此,作为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业,黄鸣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掀起行业的市场化洗牌,而不是通过公关炒作让整个行业一起在“越揭越黑“中完蛋。
当前,农村市场已经被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基本上“折腾了三五遍”,该买的家庭都买了,没钱没条件的家庭再便宜也卖不掉。同时,一些超低价、假冒伪劣产品也伤了不少消费者的心。
太阳能以一敌三难突破
跳出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再来看看中国的热水器市场,多品类相互竞争式的发展,最终也让太阳能热水器这一领域中注定了曲折。
太阳能热水器从一开始就有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两大强敌如影相随。虽然太阳能热水器一度迅猛发展,曾使热水器市场出现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但近年来,空气能,以及传统电热水器智能化和燃气热水器的高能效化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产品技术和功能上一直不思进取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市场竞争力,快速消夫。
始于2008年的家电下乡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原本就在农村地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潜能,热水器市场销量一路攀升。然而这一政策却也大大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市场,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逐步退出,市场销量下滑也在所难免。而在城镇地区,一些新建小区不允许安装热水器,这让太阳能热水器企业难以找到新的增长空间。
太阳能热水器企业自身的“不争气”行为,也让消费者对这一行业产生了大量的“坏印象”。大部分企业倒闭,使许多太阳能热水器出现问题,找不到人维修,成为售后服务“孤“,更让太阳能热水器的形象在许多消费者心目中一落千丈。
当前,不少省市超过50%的用户无法找到售后人员。而在农村市场这种情况更为普遍,比例甚至高达八成。在消费体验至上的当下,这种情况让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衰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祸不失为一个主要的因素。套用古人的话来形容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困境: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