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云浮石材发展历史

/ by 九正建材网 [微博] 浏览次数:

  沿324国道从云浮市腰古至云安县的镇安,50多公里,公路两旁密挤挤设有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石材厂,这就是有名的云浮百里石材走廊,云浮的别称“石都”由此而来。

  广东的云浮与山东的莱州、福建的水头,是全国三大石材基地,而云浮石材加工质量、加工水平、对外交易更优于上述其他的两个地方,称为全国的“石都”一点也不过誉。

  笔者是云浮人,在这“百里石材走廊”来回走过不知有多少回,但走一回有一回新的感触,走一趟有一趟新的认识,几乎是看着石乡第一批石厂的出现,然后石厂遍地开花,热气腾腾的是经济发展的繁荣。是啊!石头,为云浮叩开了富裕的大门。

  云浮人开采石材,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年间,云城、高峰一带已经成立有行业的组织“云石行”,但加工工艺极其落后,仅是使用人工锯木形式似的用没齿的铁锯来锯石片。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云浮县石料厂成立,才使用简单的机械工具,直至改革开放才真正让云浮石材业腾飞起来。

  改革开放,为云浮利用石材致富提供了机遇。当时的云浮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五个轮子一齐转,县、镇、乡村、个人一齐上”的号召。很快,在云城附近,一间间石厂拔地而起,锯石机昼夜不停……

  1983年,时任云城镇牧羊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林汉带头联合6户农民,办起了全大队第一间石材厂,年底核计,净赚6万多元,户户都成了万元户,这对当时人均收入不足300元的山区县来说,是个轰动的新闻。高峰村农民张昆生,利用石材运输,赚到钱后购买了一辆红色的雅马哈摩托车,这时正好他新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当他骑着红色的摩托车参加人大会议来到会场时,引起到会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像在大街看戏似的里三层外三层把他团团围住。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林汉、张昆生成功的例子,极大地振奋了农民致富的愿望,广大群众积极投入,把云浮石材的发展推向了更强更劲的高潮。

  省里一位作家来到云浮,也被当时云浮开发石材的情景所感染,满怀激情,一篇《一石擎天》的报告文学一挥而就,很快在《风流人物报》刊登,《南方日报》记者以通讯《五个轮子齐转,石山变金山》为题,作了连续报道,广东电视台也以《云浮起动》作了长达30分钟的电视专题报道。

  多年前,笔者接待了从香港来访的作家林荫先生夫妇,送给他一个精美的云石笔筒,林荫先生一边抚摸着光滑的笔筒,一边提出推掉其他活动,到石材车间非要亲眼看一看工人是如何将这样坚硬的石头制成这样精美的工艺品,笔者带他到了中艺石材厂,他下到尘飞喧闹的车间,亲眼目睹了工人怎样将石头,凿、削、镂空、打磨,他不停地啧啧称奇……云浮,石乡品牌名称传开了。

  云浮搞石材的人是善于思考的。圣人说,善于思考就是聪明。

  当时云浮的石材业,多是生产石米、石粉等最低端的石材产品,劳动强度高,能耗大,利润却非常低,要想获取更多的利润和打进国际石材市场,必须要有高端的产品。

  而当时云浮石材业转产高品质高端花岗岩产品,不得不提曾锐坤。

  曾锐坤的富林文锋石材贸易公司,是当时云浮县最早一批搞石材的私人企业,一次他出差湖南联系生意,在招待所无意中看到一本残旧的画报上,介绍一种红色的名叫“贵妃红”的花岗石很受外商欢迎,当时,高档的宾馆酒楼装修都要从意大利进口。他忽然想起一个朋友曾经向他介绍,中国四川也有这种花岗石,他立即飞赴四川,冠县、广元县、雅安县、天全县一带几乎走遍了,终于在雅安找到了这种花岗石,他说,高兴之余又激动得几乎想哭,他加工销售这种“贵妃红”,每平方米可卖600元,有很丰厚的利润,但如果从意大利进口这种板材,每平方米要1000多元,质优价便宜,他的生意自然红火了。

  曾锐坤的生产变革,不单为云浮石材行业从生产低端产品向生产高品质产品开了一个好头。更重要的是云浮石材生产要跨越式的发展,必须要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向更高档发展,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增加文化的内涵,这就是曾锐坤为云浮石材生产带来新的理念。

  云浮石材产品,已从过去低值的石米、石粉、石板材发展为今天高品质、高档次的精美产品,花式、种类几乎网罗了当今世界流行的名优品种:黑金沙、欧典米黄、帝皇金、黄洞石、玛瑙白、啡网……

  超薄板、复合板、透光板、异型工艺品、人造石……品种应有尽有。云浮石材,名声传遍中外,交易遍及亚、欧、美……

  最近,笔者陪同一外地参观考察团参观了位于河口初城工业园的永光兄弟石材公司,就生产规模、机械设备而言,可以说是石乡一流的石材企业。在销售大厅里,摆满山东绿、意大利云石、新西兰大花绿等中外名石板材,光滑如镜,彩色绚丽;各种圆柱、墙线……石艺品美不胜收;车间是世界一流机械设备,龙门锯机、一体桥式自动切割机、红外线切机……无不引起参观者啧啧赞叹。

  早在十多年前,永光石材公司当选为云浮市民营十大明星企业,笔者曾经采访过他们的总经理陈泽。他说,他13岁初中毕业,没再读书便进入社会打拼,几兄弟抠尽口袋凑到不足1万元,在城郊的岔路铺公路旁租了一块地办起了简易的石材厂,然后一步一步把石厂做大做强。

  石乡,百百千千家石材企业,都有这样的发展史。石乡,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陈泽这样的人艰辛拼搏,才有了百里石材走廊今天的辉煌。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