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LED替代传统照明的元年,明年的渗透率会非常大。”国海证券分析师范轶敏日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目前在下游应用的几大领域中,LED已经成为显示屏和背光源市场的主流应用,在这两个领域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已较小。替代传统照明,成为未来几年LED最大的市场。
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LED应用产值达到2068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通用照明产值696亿元,占应用产值的34%,显示通用照明已经成长为LED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红塔证券据此预测,2014年、2015年我国LED通用照明产值将达到1154亿元、1800亿元,同比增长66%、56%。
这意味着,在经历了2009年~2010年的疯狂扩张以及2011年~2012年的行业低谷之后,LED通用照明的千亿市场正在开启。
替代大势难逆转
目前全球两大照明巨头的窘境也许可以更加直观地说明传统照明的现状。
因传统照明光源如白炽灯泡、日光灯管的市场正逐渐缩水,欧洲照明大厂欧司朗日前宣布裁员7800人,占其全球总员工数约22%。而另一家照明巨头飞利浦更是在今年9月份正式宣布将拥有123年的照明业务从集团中剥离,其中亦不乏裁员举措。
“我们很认同LED照明替代传统照明的这个方向,并一直在大力发展LED,所以才会有今年LED业务高速发展的现象。”佛山照明[0.82% 资金 研报]LED事业部营运总监陈文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佛山照明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8亿元,其中传统照明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06亿元,同比增长1.82%,疲态尽显;而LED照明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激增341.1%。陈文基预计,到今年底LED业务将达到公司总营收的三分之一。
截至目前,节能灯是传统照明抵御LED的最后防线。不过随着LED照明产品价格逐渐下降、光效逐年提升等优势的凸显,作为能效高、寿命长的照明产品,LED照明产品替代节能灯已经具备经济性。根据业内人士的计算,以一个家庭用10只4瓦的LED灯和10只15瓦节能灯来进行对比(4瓦的LED灯和15瓦的节能灯发光亮度等同),使用10只LED灯一年即可节省电费约200元。
“这两年LED产品价格下降的速度非常快,性价比早就超过节能灯了。举个例子,2012年初LED T8管(一种灯管型号)的价格在180元,到了2012年底已经降到了40元;2013年这一型号的产品又从40元降到了20元;2014年已经从20元降到了十几块钱。”陈文基说,“发光效率比节能灯高,价格比节能灯低,寿命比节能灯长。事实上LED照明产品已经突破了节能灯的防线,现在不少受众还在用节能灯只能说是一种习惯。”
在LED的照明优势日益明显的同时,政府也对LED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扶持。2009年初,科技部启动了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产业规模的“十城万盏”LED应用示范工程。该工程预计,通过前期试点阶段的引导,至2015年我国将形成成熟的市场推广模式,达到全国30%通用照明采用半导体照明,预期年节电1400亿度,并创造100万人以上就业。
而传统照明的另一大主要产品白炽灯,则早已经入了淘汰阶段。根据发改委2011年发布的《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我国将分阶段对白炽灯进行淘汰。其中,从今年10月1号起,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到2016年10月1号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炽灯。这意味着2016年10月之后,我国基本上停止销售和进口白炽灯。
全球LED照明通用市场容量
终端市场真的有需求
熟悉国内LED产业发展历史的人或许还会记得,2009年~2010年期间LED行业经历了一波汹涌的投资热潮,不过随后的2011年~2012年行业却陷入低迷,证明了彼时泡沫的存在。如今LED行业又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这究竟是夯实基础后的快速发展,还是往昔阴霾的重现?
“现在的情况和2009年有本质区别。”三雄极光市场总监王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那时是上游繁荣,但是下游根本还没接受。这两年LED的火,是终端市场真的有需求。”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在国家政策定调和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各地LED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尤其上游芯片行业,在MOCVD(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设备购置补贴、研发投资金额补贴与抵减、投资设厂审批优惠等特殊奖励和补贴政策的扶持下,产能快速扩张。然而2011年~2012年下游应用需求持续疲弱,尤其是照明应用领域并没有出现和LED产能等幅度的增长,产业供需失衡导致整个行业进入低谷。
“刚开始由于技术不成熟,LED的光效和寿命都没定型,加上那个时候许多传统照明厂商还没进入,下游厂商对芯片的需求非常小,所以上游芯片乃至整个LED产业都陷入了低迷。”高工LED CEO张小飞这样解释行业此前的遭遇,“因为对传统照明厂商来说,转型LED毕竟是左手打右手,所以时间上会慢一点。不过现在传统厂商也逐渐意识到这个大趋势了,你不做会有别人做。”
终端市场的需求在上游芯片企业的财务报告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三安光电[0.99% 资金 研报]日前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2014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4.78亿元,同比增长32.16%;净利润10.50亿元,同比增长38.02%。公司表示,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销量增加所致。
同为LED芯片企业的华灿光电[0.32% 资金 研报]业绩增幅更为惊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净利润7482.46万元,同比增长738.85%。
在上一轮投资热潮中迅速成长,并且安然度过行业低潮的芯片龙头三安光电,显然对那段历史有着更为深刻地理解。“其实2009年和2010年的需求也不能说差,但是进来的人太多了,总会造成市场的波折。”三安光电相关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现在LED的上游竞争也很激烈,但上游涉及MOCVD设备的运作,技术含量和资金需求比产业链其他的环节更高。同时,经过上一轮的扩产,政府也了解到,芯片行业的技术门槛和壁垒还是比较高,所以政府现在在扶持企业时也会有所取舍。未来LED芯片行业拼的就是技术和规模。”
“LED行业的景气度最终还是取决于照明领域的渗透,因为这种渗透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上述人士表示。
LED产业链
繁荣背后残酷竞争依旧
有光明的地方就会有阴影,LED这个给人类带来光明的行业也无法例外。
从本质上来说,LED是一个半导体二极管,其技术模式、商业模式与硅半导体一致。这意味着,随着LED照明渗透率的不断增长,传统照明行业属性将发生变化。
国海证券分析师范轶敏认为,由于LED照明的主要原材料LED芯片和IC驱动芯片是半导体,这就使得照明产品的属性由原先的类五金向类消费电子转变。
“消费电子行业遵循摩尔定律,对企业的生产周期、库存周期,管理能力、技术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适应这种变化的企业会被淘汰。”范轶敏表示,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周期规律来看,市场份额的集中度最终会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有很多小公司会被干掉。”
据调研统计,截至2013年国内LED企业已达近3万家,主要聚焦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其中,聚集在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的LED企业约2万家,占整个中国LED企业总数的70%以上。近期爆出的“凤光传奇”和“喜林灯饰”老板跑路事件,或许就是行业属性转变下,中小企业生存多艰的一个注脚。
据了解,上述两家企业均位于灯饰重镇广东中山市,其中凤光传奇还因聘请过“凤凰传奇”作为代言人而在业界颇有名气。10月下旬,两家企业先后爆出老板失联跑路的消息。
“LED照明行业整体向上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现在涌进来的比较多,内部处在洗牌阶段。尤其是没有规模的中小企业,原本靠低价打市场的,快速增长的基础大都建立在应收账款风险之上,容易出问题。”张小飞表示。
王军坦言,这两年LED市场的火热,基本大企业享受到了,小企业还是很辛苦。“中小厂家本身没有渠道,主要通路又基本被前十的品牌厂家掌握在手里,所以就只能靠价格。”
“明年5月份、6月份还有一波跑路高峰,行业集中度肯定会越来越高。”陈文基认为,“今年我们把它称为消耗年,大家都咬牙降利润,就看你上游资源整合的能力有多强,能消耗的利润空间有多大。过了这个战略相持阶段之后,明年开始,从传统照明转型过来的企业的后续力会逐渐体现出来,走得更快一些。”
残酷竞争的局面并非下游行业独有。尽管上游芯片行业有着资金和技术的壁垒,让新进入者暂时望而却步,但由于电子行业的规模化属性使然,让上游更容易出现强者恒强、大者恒大的局面。
华灿光电在三季报中提醒投资者,为了争夺市场的主导权,短期内再次出现市场价格非理性竞争状态还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公司还将面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导致的盈利下降的风险。杭州士兰明芯总经理江忠永则认为,现在国内有20家左右的芯片厂家,5年后能活下来的大概只有5家。
中游封装领域是未来最不被业界看好的一个行业。依据微笑曲线原理,微笑曲线的两端是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在LED产业中,微笑的左端是位于产业链制高点的设备制造产业,而微笑曲线的另一端就是拥有品牌和渠道,即拥有客户资源的应用厂商。
这意味着,居于中间的封装行业,不但会面临行业内部的竞争,还会面临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挤压。根据高工LED预测,到2018年封装企业要从目前的1700多家下降到700家左右,行业内许多企业或许面临被收购或倒闭。
据红塔证券统计,从2013年开始到今年9月份,A股LED上市公司共发起26宗并购事件。据分析,目前的LED行业并购类型以横向并购为主,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并购能够优势互补、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做大做强主营业务,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对于总体企业数量如此庞大的LED行业来说,并购整合只能发生非常少量,大部分还是会黯然退出。”张小飞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