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视主持人柴静的一部《穹顶之下》,引发了公众对环保的共鸣,同时恰逢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少不了相关的提案与讨论,环保成为了当前最火的话题。而说到环保,陶瓷企业必定是首当其冲,尤其是中小规模的陶瓷企业,最能够体会到来自环保的种种压力,犹如活在穹顶之下,无法逃脱。
中小陶企是承受的主体
因为资金和技术水平方面问题,中小企业常常是最容易出现环保问题的,部分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并未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进行处理,又或是处理污染物的技术水平不足,未能处理达标,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今年年初开始执行的最严环保法,让处罚这类企业变得有法可依,从而加大了对各大陶瓷产区的执法力度,污染企业变得更加难以生存。
在今年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吕新华提到中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5%,税收贡献则超过了50%,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陶瓷行业也不例外,中小型企业遍布行业,它们需要以微小的力量,承受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同时需要兼顾环保方面的问题。
面对市场的压力,在去年年底早早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停窑检修,减少成本的同时,期盼新一年市场的改善。然而随着《穹顶之下》引发全民对雾霾的再次关注,中小型陶瓷企业必定会再度面临来自环保的考验,同时此时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环保必然也将成为今年的重点议题。来自2014家居建材市场的寒冬还未散去,又迎来《穹顶之下》的拷问,可谓是压力不断。
穹顶下,环保之路势在必行
在《穹顶之下》中,柴静把漫天的雾霾比作一个巨大的穹顶,而人民则是活在穹顶之下,被雾霾所困,无法逃离。在今年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吕新华也提到,希望能够留住“奥林匹克蓝”,让蓝天白云不再是昙花一现,在这里可以看出,环保势必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环保,对于陶瓷企业来说,无疑也是一个“穹顶”,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
在雾霾活跃于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今天,在处处提环保,人人提倡节能的今天,环保早已变得势在必行。节能减排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企业的未来发展,更是为了让我们下一代,不必在雾霾的穹顶之下,能够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中。
转型是中小企业最佳的出路
环保问题是陶瓷企业无法避免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各界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高污染高密集型的陶瓷企业,最先要做的必然是开展环保的工作。在能源方面推动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节能减排,走绿色环保之路,早日摘掉高污染的帽子。
除了环保方面,中小型企业因为规模因素,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必然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抗衡,所以必须在其他方面下工夫。在品质上专注于企业所擅长的,做到最好;在设计上推陈出新,打造出独特的设计;在服务上花更多心思,让消费者购买更加放心。
另外,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督和促进中小型企业的转型,在资金方面进行补贴援助,在环保相关的设备上进行资金的补足;在技术方面,协助进行引导和培训,同时加强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
过去,我们把环境作为代价,换回了今天的发展,而如今则需要我们用更高的代价,去换回昔日的蓝天,穹顶之下,陶瓷企业已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