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宝马正拐弯,忽然一位大妈在车旁倒下,司机吓白了脸。小王看见这一幕,义愤填膺,掏出100元,往大妈前面一扔,“大妈,你的钱掉了。”大妈立马站起来,捡了钱把就走。司机感动地说“真多亏你了。”说完,掏出500元硬塞给小王。看着远去的宝马,小王掏出手机说,“奶奶,下一个路口……”
这个段子近期在微信、微博中疯传,不仅仅是因为“碰瓷有新意”而搞笑,还由于这个段子道出一个市场营销新话题:部分营销行为有“忽悠”之嫌,而忽悠是可以“策划”的。
楼市回暖 小心忽悠
自从去年8月7日佛山市“松绑限购”以后,特别是央行降息之后,佛山楼市成交量连续几个月出现“井喷”,甚至连续几个月出现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历史成交记录。进入2015年,佛山楼市“井喷现象”不再,但是佛山五区中至少有四个区的成交保持热络。羊年春节之前,央行与银监会再一次降息、降准,引发人民币贬值预期,相信今后几个月,国家与地方政策将持续给力。其中,2月23日,佛山五区一天成交322套,打破了佛山楼市春节前后“趋淡”的“魔咒”。
买房的人越多,就可能有少数开发商见利忘义;买房的人越多,就一定有个别开发商启动“忽悠模式”。
一是“精装修圈套”
目前,带精装修买房的楼盘越来越多,精装修标准也各有不同。有的楼盘3000元精装修,有的2000元,也有的1500元的。按理,不同的价位反映了不同的精装修档次,事实却不是这样。一部分诚信房地产商提供的精装修房货真价实;不诚信的个别房地产商却问题多多:比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通过大宗采购拿来的装修材料价格比普通家庭买的材料便宜很多,但是质量是否跟得上?部分开发商并没有认真把关。近年来,精装修质量问题已经成为购房者的投诉焦点。
二是瞒天过海,巧设陷阱
某楼盘在售楼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小区规划大气”、“欧式风情园林美仑美奂”。但是业主收楼的时候,却发现所谓的风情园林只是种了几棵树,养了几根草,原先承诺的“风情商业街”竟变成建材批发一条街。
三是宣传口径与相关广告夸大其词,具有欺骗性
楼盘开售时,开发商把什么地铁上盖物业、学区房、中央商务区等概念全部推向市场,等业主搬进去才发现,地铁要再等十年,学位分配已经变换,中央商务区并非政府规划,而是开发商自说自话。
四是偷梁换柱,瞒天过海。某开发商:先是宣传自己品牌一流,建筑承包商信誉好,甚至建筑工地围墙上打上“某某建筑公司——国内建筑奖获得者”等巨幅标语,并大肆宣传。等到业主收楼,才发现墙体局部脱落,部分墙与卫生间漏水严重,外墙局部脱落。业主一调查,发现这个工程先后经历了6次层层转包,建筑承包商早已不是最初的“建筑奖获得者”了。
“3.15”来了,楼市继续回暖,但买房更应该谨慎、留一个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