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作家吴晓波写的《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一文发布后,引发了强烈的产业“地震”,而马桶盖不经意间的走红,意外的影响到了中国卫浴行业。互联网的发展和两会的报导使得马桶盖话题持续升温,当马桶盖被炒热之后,我们也应该深思马桶盖事件带给行业的启示。
多角度、更理性的看待购买行为
对于中国游客纷纷赴日购买马桶盖这一现象,作为中国人或者中国企业都应该理性看待,因为这是消费者用人民币投票的正常市场现象。
再者,赴日购买马桶盖现象并不单纯是国产与日产的区别,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影响。比如人民币对日元升值,使得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动力提升。又如,日本智能马桶高度普及,使得游客方便体验。我们不能盲目推崇日本产品,但我们必须要承认日本在许多方面做得确实比国内好。日本人以“追求完美”、“做到极致”而著称,在产品质量的把控上也极为严格,做到让消费者放心,这样很容易提升对日本产品的好感。
消费者对国产品牌潜在的信任危机
近年来,国内频频爆出的各种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久而久之消费者产生了信任代沟,因此,海外代购、海淘、出国购物等风潮愈演愈烈,不少消费者认为海外购买的产品更让人放心。其实,赴日购买马桶的背后就是对国内品牌的不信任。中国人到日本去买马桶盖,买的是日本的质量标准和品控体系。
随着国内卫浴企业在技术和性能上的不断提升,国内企业的确能制造出与日本旗鼓相当的产品,但国产卫浴尚缺乏在智能马桶的强势品牌,许多品牌的智能马桶稳定性差,产品返修率高,这也无疑也成为消费者选购质佳产品的一大困扰。
敢于变革,抓住国内智能马桶市场的发展机遇
智能马桶盖在国内市场推出多年,却一直备受国人冷落,而一篇热门文章却引爆了这个不温不火的市场。具有冲洗、烘干、加热等功能的马桶盖迅速进入国人的视野,比起卫浴品牌凭借自身力量卖力宣传的效果好上千倍万倍。
马桶盖事件的背后不仅仅是中日制造品牌的PK,更是国内智能马桶市场千亿商机的掘金。对于国产品牌而言,马桶盖的背后有机亦有危。年轻的中国卫浴产业在产品设计、产品细节等上一时难以赶超国际品牌,但是在新技术应用上,我们并没有落后太多,甚至可以说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未来国产卫浴产品竞争的突破口就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上。国产企业要敢于抓住商机,加以创新变革,给中国的制造业开辟一条新的生存之道。
好产品+强品牌=营销的利器
家电行业一直被认为是卫浴行业的前车。起初国内所有家电也都是舶来品,但现在国内市场在电视机、空调等家电产品上都认可中国本土品牌。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卫浴产品可以像家电产品一样让国人认可,前提是国内卫浴企业必须用心做好产品和做强品牌。
相比日本品牌,国内品牌更懂国内生活环境和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更能够做出贴合家门口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在价格上也有竞争优势。国内企业只要下决心做好产品,强化品牌,是完全可以建立国内消费者的信心。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国内卫浴企业也要紧抓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重塑老百姓对自己产品和品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