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上半年全球多个行业的表现,有人直指在经济的寒冬之下,“裁员潮”已然席卷全球。受影响的企业不分国内外,不分大中小、不分传统还是新兴领域……确实,就在LED行业里,最近也是不甚“太平”,如果说企业濒临倒闭也将算是变相裁员的一种,这几天爆出苦求2亿余注资盘活企业的托维照明可能便是一例。而相对于大陆的境况,一衣带水的台湾地区可谓雪上加霜。
8月26日,台湾LED大厂光宝科正值举行创新奖颁奖典礼之际,就被裁撤相关部门的负面传闻笼罩。据透露,因为受到大陆供应链的杀价竞争,最近市况不佳的台湾LED厂商犹如身陷了“重灾区”。因为受大环境的影响,传闻中光宝科这次裁员计划涉及的员工多达百人,不过此消息早前已被该公司总执行长陈广中的亲口否认,他表示,这只是因应产业变化而作出的人力调整行为。
本月17日,同为台企的LED芯片龙头晶元光电又被传出再来一波“裁员潮”的消息,继先前规划在南科厂将精简65名人力,这一次的裁员范围向北扩大到了竹科等厂区。据悉,晶电竹科厂预计分三批裁减76人,层级并向上延伸至处长、协理等中高阶主管,就连集团旗下璨圆光电也将裁减39名人力。最终集团的资遣人数总计达180人,约占总员工数的3%。晶电方面的回应强调,裁员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为组织扁平化,让营运更具弹性及效率。这次裁员是检视每位员工年度考绩及组织扁平化的结果,会所有厂区整体评估,不会只针对一个厂区。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当下LED芯片产能重心正在呈现出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与此同时,大陆产能也在向三安光电等龙头厂商集中。预计自2015年以降,随着大陆行业产能的继续大幅扩张,或将会超越台湾地区成为LED芯片最大产区。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台湾的LED芯片的产值约为198亿元新台币(约38.51亿人民币),衰退接近20%。
台湾 LED 产业能否在困境找到解套的方法还有待观察。然而,除了LED大厂接连曝出裁员风波外,台湾的知名面板大厂群创、友达也相继出现宣布裁撤人力的事件。友达及群创也循例地做出如下官方解释:因为厂房转移及人员不适任等因素才进行资遣的。群创并在回应中重申,其2015 年大举征才 2000 人的计划就未有改变。事实上,相关的第三方调研机构也纷纷对 2015 年下半年的面板产业状况表示不甚乐观。从 2015 年初开始至今,电视面板的平均价格就已跌将近 15%。此外,我们可以从市场占有率看到,大陆的面板厂也正在逐步拉近与台厂的距离。
步入2015年以来至今,全球正在悄然掀起一波裁员浪潮,山雨欲来之势,便连世界500强的诸多企业,都纷纷紧急进入了全球性的裁员模式。就在几日之前,国际知名企业惠普已对外在未来3年内削减3.3万个职位;年初时,索尼公司也公开宣布了将在移动部门开展1000人规模的裁员;HTC也计划裁员15%,即将在今年年底前裁员大约2250人;上个月里,微软继续宣布将关闭位于芬兰萨罗的前诺基亚手机产品开发部门,并将在芬兰展开最高2300人的裁员计划。其实早在7月份,微软公司便宣布将对手机硬件业务进行重组,裁员最多达7800人。另外,夏普方面也宣称已征集到的3234名自愿退职者,将在9月30日退职……事实上,除了以上提到的各大科技公司,这段时间里,卷入了世界范围“裁员潮”的企业可谓遍布各行各业。
据了解,中国8月财新制造业PMI初值47.1,创2009年3月来最低,为连续第六个月低于50.0的荣枯线临界值,显示中国制造业运行进一步放缓。对此有悲观者甚至表示:如今连制造业也裁员,恐怕经济危机将至!
不过,“裁员潮”的出现不意味着经济危机,而不久的将来,经济危机是否要卷土重来也还是众说纷纭。退一步说,即使危机真的来临,我们更应思考的是如何应对。
根据在以往经验,当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企业生产经营处于微利或亏损的形势下,要学会积极面对困境,重新审视自身,在危机中寻找生存空间,养精蓄锐,藉此发展壮大自己。如何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此前就有研究者就总结出以下8点,即:
1、保持生产秩序稳定。
2、保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
3、保持设备运行稳定。
4、保持职工队伍稳定。
5、强化产品开发,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6、强化对标挖潜,进一步提升技术指标。
7、强化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8、强化标准化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素质与操作技能。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当中国的实体经济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要把危机变为机遇,最重要就是懂得利用危机形成的力量,推动解决深层矛盾,也就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那么,当全球金融危机出现在面前,中国企业可以做什么?以下有四点或者可供参考。
1、要重新审视企业的经营战略。
2、要评估企业的规模,要由做大转向做强。
3、推进并购重组,优化产业结构。
4、提高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
尾声:有人认为:在危机或者衰退阶段,资源(资金、人才)将逐步从坏的企业向好的企业,夕阳行业到朝阳行业转移,从而为下一次经济发展积蓄能力。而在这一阶段,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