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在谈到德国“工业4.0”的同时,都会同时提到美国的“制造业回归”与“中国制造2025”,同样我国陶瓷行业也开始行动起来了,东鹏陶瓷也宣布“中国建陶工业2025 智能制造项目启动并落地”,并且发布了《中国建陶工业2025 战略》。
我理解的中国智造有两个方面的概念,其一是全面实行自动化,对于我们建陶行业来讲,就是彻底摆脱劳动密集型,用机械装备与自动化设备来代替大量人工;其二是利用这个社会的大数据,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优选优化等新一代信息引导技术,将制造与消费联系起来(含量身定制),形成一个全新的生产制造系统。
从第一方面来说,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不断增加,而且劳动力健康安全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陶瓷行业还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自动化无论是解决陶瓷行业用工难的问题,还是在改善行业工作环境、面貌、形象方面,都是最有效的利器。有机构预测,未来十年有1/3的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陶瓷行业不会例外,就是没有1/3,也会比较接近这个比例。目前,建陶行业都在全力解决窑后生产工序的无人化问题,自动分检、自动打包、自动运输入库。至于窑前部分,釉线、装饰印花、入窑的自动化问题基本已经解决,原料加工部分还有待于解决原料标准化与配方问题。不管如何,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全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我们走来。
至于说到建陶行业中国智造的第二个方面,我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年能否达到,尚是疑问,至少五年基本做不到。首先我国的大数据系统至今尚未建立起来,数据的来源、采集、分析等都受到多方面的干预,按目前的体制系统,几乎无法获得真实、具体、可信的各种数据,特别是行政的干预,因为数据往往与行政长官的业绩、仕途关系密切,与现行的考核体系密不可分。尤其在经济发展下行的时候,众多经济数据的可靠性往往备受关注,备受质疑。
比如说,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国家层面公布的行业数据是这样的:“全国1095家陶瓷砖生产企业产量达29.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3%,其中瓷质砖产量为20.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4%,陶质砖产量为7.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0.1%,福建、河南两省产量增长超50%,居各省之首”。这样的数据只能用匪夷所思来描述,凭什么广东、山东不增长50%,福建、河南有机会增长50%以上,而且最近好像又获悉,今年上半年的陶瓷砖产量,同比几乎扯平,如果被同比的去年产量基本均衡的话,意味着5、6月份每个月的陶瓷砖产量同比要下降两个12.3%,也就是下降24.6%。如此大跨度的跳跃,一正一负相差36.9,这样的数据能够令人折服吗?与其说扯平不如说扯蛋。仅就陶瓷行业的生产、采购、消费等方面的大数据,如果我们用五年的时间,建立起来一个大致可信的大数据系统,这个数据系统能够公开透明(因为数据本身没有任何政治倾向),就已经是很好的了。
总体来讲,建陶行业中国智造的路还很长,整个大环境还有很多需要完善配合,估计其他行业也有类似情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尹虹)来源:《陶卫商讯》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