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马桶盖,在日本市场被国人疯抢,多少有一点儿讽刺,有一点儿尴尬,有一点儿苦涩和无奈。据报道,这种具有除臭、冲洗、烘干、抗菌等功能的马桶盖之前在国内就有售,只是一般消费者没有接触过,一旦在国外接触到这种全新的体验,价格又可以接受,就出现了抢购热潮。
赴日旅游的中国消费者疯抢马桶盖,固然有盲目跟风、缺乏理性之嫌,但一味谴责消费者也是有失公允的。中国智能马桶盖的技术不输给日本,而且更适合中国卫生间的使用条件。日本市场的马桶盖大多还是中国制造,即便是日本人也用中国制造。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引发我们关于信用、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思考。在“马桶盖事件”中,我们缺了什么?
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不但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愿意为新技术、新体验埋单。这一消费集体的出现,推动了“马桶盖”现象的产生。我们的制造业,最缺创新和反思,只顾埋头生产,缺乏对市场的研究和对消费需求的准确把握。我们需要学习日本的创新精神,无论是电饭煲还是马桶盖,提高我国现有制造业的效率与质量是关键,立足本行,精益求精,在打价格战的同时,静下心来看看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由量的拓展寻求质的突破。
愈演愈烈的“马桶盖”现象,反映出境内消费供求关系的不均衡。如何满足这种庞大而强烈的消费需求,想方设法将这股巨大的消费潜力在国内释放出来,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我们的制造商和经销商,不妨在保证质量和性能的情况下,树立品牌意识,做好产品推广,让消费者认识国货、了解国货,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与国外一样的“中国制造”。希望有一天,我们境外旅游只是纯粹地休闲娱乐,而不必争着抢着买“洋货”,漂洋过海去做一名“人肉搬运工”。
当然,马桶盖就是一个马桶盖,既不要被神话的宣传遮蔽了双眼,也不必妄自菲薄、自轻自贱,应该相信,我们的产品质量、性能等都会一天天向好,国人的消费习惯也会更加健康、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