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5年,以史上最严《环保法》1月1日正式实施为标志,拉开了中国家居行业的“标准年”。12月1日《节水型卫生洁具》的正式实施,与《环保法》一头一尾,把家居行业特别是卫浴行业推向了更规范的快车道。这其间,还有新《广告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规定》等标准或法规陆续施行,从更细分的层面给卫浴行业念起了紧箍咒。
不过,卫浴企业眼下更关注的是,2015年异军突起的智能卫浴特别是智能马桶,标准尚在襁褓中,虽呼之欲出,毕竟尘埃未定。据记者了解,很多人以为是新兴事物的智能马桶盖,其实在中国已经发展了近20年,只是市场大爆发的契机现在才来临。由于中国的智能卫浴领域一直缺乏标准,所以2015年送审国务院的《智能卫浴标准与规范》,成了家居标准年人们关心的大热门。
家居标准年:智能卫浴能否先知先觉?
市场先觉,标准后觉
无标准不成方圆,中国智能卫浴发展必须呼唤行业标准,但是,家居各领域的标准化之路似乎总是“慢半拍”,市场先觉,标准后觉。比如2015年的智能马桶盖热潮,从年初吴晓波始作俑,到两会期间拔高为国家层面的话题,智能马桶盖事件已持续发酵一年多,至今仍刹不住车。期间,尽管《智能卫浴标准与规范》有待出台的消息去年年初就广为人知,但年关已跨,仍未落地,这意味着中国智能卫浴的标准化之路也是市场先觉、标准后觉。
不过,记者搜集的信息显示,目前已有多家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卫浴企业积极参与国标制定。201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节水型卫生洁具》标准,即是由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恒洁卫浴等行业领军企业参与起草的。同样是上述机构和企业起草的《卫生陶瓷》国标,也将于2016年10月10日正式实施。
相比之下,2015年初宣称“有望年内出台”的《智能卫浴标准与规范》尚未出台,难免令卫浴界稍感失望,目前仍集体翘首以盼。据权威人士解读,送审国务院的《智能卫浴标准与规范》将打破陶瓷和电器两大行业的标准壁垒,参考原有的陶瓷国家标准,融入电子硬件产品的各项指标标准,融合智能卫浴在生产方面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正式实施后将有力助推中国智能卫浴健康发展。
智能卫浴标准,跟着大企业走
市场先觉,也就是企业先觉,身处市场第一线的卫浴大企业,总是能够先知先觉。标准或缺的这些年,卫浴大企业只能参考国外标准生产,或根据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 生产。比如国家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质量监督中心等机构评审通过的《高效节水型坐便器》标准,即是恒洁卫浴的企业标准。这还只是节水方面的标准,并非智能方面的标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卫浴企业主动制订实施的标准比国际、国家标准更严格。
据记者了解,中国智能卫浴特别是智能马桶标准,目前也是跟着大企业走。2015年以来,智能马桶领域的“即热”与“储热”之争,即是最典型的例子。
根据中国智能马桶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国内水质含杂质较多的情况,到底是应该暂时性地鼓励技术传统的储热式,还是一步到位刺激技术更先进的即热式?对此,智能卫浴行业曾经观点不一,关于“储水箱容易滋生病菌”的问题,也曾引起消费者广泛关注,直到去年6月份第20届上海国际厨卫展期间,恒洁卫浴第四代智能马桶以六大升级重新定义智能马桶标准,才算基本上有了共识:即热式优于储热式。这种共识,即是智能马桶标准跟着大企业走的结果。目前,凡是储热式的智能马桶,均属于早期技术的改良或升级。
标准未立,普及先行
2015年, 智能马桶作为中国人的高端家居生活“新宠”,已火速凝聚大量人气。这是全民热议智能马桶的一年,其最大的收获,是让智能马桶真正地打动了人心,聚焦了消费者的眼球。在如此利好的市场情形鼓动下,有实力的卫浴企业自然不愿坐等标准,所以,智能马桶市场出现了“标准未立,普及先行”的现象,这几乎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翻阅一下智能卫浴领域2015年发生的几个大事件,即可理解业内普及智能马桶的冲动:无论是7月份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智能卫浴分会的成立,还是10月份恒洁卫浴智爱999智能马桶盖全面体验行动席卷终端,抑或是10月9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智能卫浴电器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其目的,都不约而同指向了提高中国智能卫浴普及率。
标准未立,普及先行,对于智能马桶市场来说无疑是可喜局面,因为这是一种先知先觉,但这只是市场层面的先知先觉,依然只是依赖恒洁等几个卫浴大企业在主导。 正如一些业内人士评价的那样,标准的后觉,在一定程度上拖了智能卫浴普及的后腿。也许,正是由于市场先觉标准后觉,才引发了卫浴业内这样的集体思考:中国智能卫浴的发展到底是行业标准更重要,还是准入标准更重要?
品质保障,准入标准更重要?
有观点认为,中国智能卫浴眼下最迫切需要的不仅是行业标准,还有准入标准。因为目前家居大环境唱衰,智能马桶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不仅大小卫浴企业纷纷将智能 马桶提升为战略重点,其他领域巨头“跨界打劫”的消息也频频传来,战团迅速扩大,大小军阀蜂起,要避免恶性竞争,辨清浑水摸鱼的南郭先生,准入标准似乎比行业标准更重要。
换句话说,智能马桶市场大热,奋不顾身的介入者多起来了,质量保障可能会成为大问题。事实上,2015年的卫浴质量问题已屡见报端,9月25日上海市质监局抽查的10批次智能马桶有2批次不合格,11月24日广州检验检疫局检测发现4批次进口智能马桶盖有2批次不合格,青岛市黄岛区检验检疫局也抽检了9批进口智能马桶盖,竟然有7批不合格。
据了解,国家早在2013年即推出了《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准入标准》,但智能卫浴领域没有这样的准入标准。当然,2015年家居行业各种标准或规范不仅指向绿色环保,也更关注质量。比如7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规定》正式施行,就是旨在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
中国智能卫浴的春天才刚刚来临,要说洗牌还为时尚早,但巨大的发展空间即将引诱一场千军混战已在所难免。要想引导良性竞争促发展,须有标准来规范和护航,但有人说,家居行业的标准化之路似乎总是慢半拍,这一次,市场先觉标准后觉的智能卫浴,不知能否把步子迈得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