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晚社论:报刊亭是公共文化载体不应一拆了之

/ by 深圳晚报 浏览次数:

  日前,龙华新区龙华办事处执法队告知深圳报业集团发行物流公司及邮政局报刊亭负责人,宣布月内将撤除辖区内所有报刊亭。报刊亭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整治市容环境,是不是就要全部撤除报刊亭,让人存疑。

  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提交有关 " 将报刊亭升级为城市报刊文化亭 " 的提案,他认为,报刊亭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文化之窗,现在报刊亭不仅不应该消减,国家相关部门还应该大力扶持,拓宽其经营范围,将其打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 报刊亭应该升级成为一个容纳各种文化服务的城市报刊文化亭 ",从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承担起更加重要的文化使命。

  事实上,由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署、国家邮政局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城镇建设报刊零售亭的通知》中明确指出:" 报刊零售工作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报刊零售网点建设的重要性。要创造条件,切实搞好报刊零售亭的建设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通知更要求:" 各级城建、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新闻出版、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要大力支持报刊零售亭的建设。"

  相关部门拆除报刊亭的理由听起来很充分,诸如占道经营阻碍通行、门脸破旧影响市容等,总结起来无非都是为了方便管理,但这样的懒政式治理却给市民带来诸多不便。过去,散布在街头巷尾的报刊亭,是百姓购买报刊最便捷的渠道,路过那里随手买份报刊,就可以随时随地欣享信息盛宴,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近年来,尽管受到网络和新媒体冲击,但报刊零售市场依然十分活跃,依然有其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体,岂能对报刊亭说拆就拆?

  针对目前报刊亭存在的问题,完全可以采取整治、美化等手段,使之与市容环境相协调,乃至助升市容环境。据了解,南山区今年开展了多轮报刊亭整治,整治目标是一亭一风格,一亭一特色,行动中坚决取缔无证报刊亭,并对有证报刊亭实施外观设计改造。南山区还首创报刊亭设置以及经营管理公约,要求报刊亭经营方签署承诺公约,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这种建设性思路显然比 " 一拆了之 " 更有说服力。

  大量例证表明,以行政力量简单粗暴地强行将报刊亭拆除,不仅达不到方便管理、美化市容的目的,反而会滋生出更多的 " 脏乱差 ",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可谓得不偿失。最充分的例证是,在一些城市,报刊亭被拆除之后,报刊摊却涌现出来。在这方面,南山区的做法值得借鉴,南山区城管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对辖区范围内报刊亭的管理、日常经营、监督、处罚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强调了报刊亭经营者的守法经营准则,并通过执法部门的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对全区报刊亭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据悉,在无锡、北京、杭州、郑州等城市,曾经被大规模拆除的报刊亭,如今经过信息化和数字化智能升级改造,变身为便民信息服务亭,悄然在街头 " 复出 ",不仅销售报刊,还提供无线网免费阅读、文化商品展示、充值缴费、代售车票、收发快件、外伤救助等多项便民服务。

  这应该也是深圳报刊亭的发展方向。政府部门不妨将报刊亭升级改造纳入文化惠民工程,整合报业、邮政、文化、城管等部门对报刊亭的监管职能,将报刊亭打造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甚至包括龙华新区正大力推进的自行车驿站,也可以融合到报刊亭中。如此一来,既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也可以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文化发展成果。

  与其将报刊亭一拆了之,不如对报刊亭加大投入,进行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传播文化与信息的便民服务窗口,实现城市管理与便民惠民的双赢。希望白岩松委员的提案及多个中央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城镇建设报刊零售亭的通知》,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认真对待。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