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狂欢购物节完美收官,天猫交易额正式进入“千亿元时代”,搭乘“双11”快车的陶瓷卫浴品牌也赚了个盆满钵溢。九牧、东鹏、箭牌、惠达等国内一线品牌再次刷新了自己的“双11”营销纪录。
后“双11”阶段,将考验陶卫企业的配送、安装等服务能力,退货、赔付、诉讼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有人提出,面对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双11”应把重点放在拼服务、拼特色、拼实力上面,提升网购的颜值和内涵,实现网络营销的新高度。
热情过后,我们也要有些冷静的思考。
“双11”是陶卫企业实现市场营销的一个全新渠道,但致力于打造“双11”购物节的陶卫企业更需静下心来,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产品、服务升级,实现差异化的网络营销新突破。立足“双11”,提升营销业绩,要靠实体企业提供工匠品质的产品与贴心诚意的服务。
曾经“野蛮生长”的网购,充斥着众多假冒伪劣、价格欺诈,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更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了“劣币驱良币”的效应和危害,这对整个产业链条、市场生态都带来致命伤害。而一贯受到推崇的价格拼杀,也一路由线下燃到线上,违背了产品价值,甚至为低端低档以及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枯木逢春”的机会。这都给陶卫业的长远发展带来隐患、结构调整带来困难。
我国陶卫产品相比国际品牌,有着先天性的“技不如人”劣势,国际市场更是把陶瓷业“中国制造”看成抄袭山寨货。陶卫企业要努力改变这曾经的一切,敢叫旧貌换新颜,敢拿创新攀高峰。伴随淘宝发力“全球买全球卖”,国内陶卫企业的网络营销也已经面临全球化趋势,不管是被动转型,还是主动升级,总之,不改变、抱残守缺、不能与时俱进,最后只能被“双11”网购淘汰、被市场出局。
陶卫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满足消费需求,特别是消费升级的需要,必须“过心”。这对陶卫企业是一个考验。试想,如果不能提供令消费者心仪的产品,不能带来优秀的用户体验,若干年后的“双11”仍会保持当前的火爆场面,仍能取得超亿元的日销售纪录吗?
当前,市场大环境惹人烦恼,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爬坡过坎关键期,这给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增添了诸多障碍,但势在必行的企业转型与产品升级,是产业生存基础与发展目标。陶卫企业要立足本企业,发挥内部资源优势,通过顶层设计、科学引导、创新驱动,实现能量转换、功能切换、模式变换。
某种程度上讲,陶卫业的转型升级,难度系数颇高,一则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依赖性较强,二则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的疴疾颇多,粗放发展、产能过剩、创新乏力等影响显著,三则近来遭遇成本上涨、市场竞争加剧、消费升级等多重来自企业内外的挑战,生存压力陡增,四则消费需求与产品供给出现错位和缺口,导致消费外流,给国内企业的舆论压力加大,五则来自企业内部的惰性心理、惯性思维使得内生动力不足,掣肘了陶卫企业转型升级进度和质量。这些因素既单独作用,又相互交织、叠加施力,从而影响到陶卫业向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转型升级。
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是陶卫企业做强实体的有力保障。实体经济是“双11”乃至整个电子商务、网购的源头之水。尤其在消费者理性消费、品质消费、口碑消费占据主流,消费升级由产品进化到消费者,“新零售”业态方兴未艾之际,做强做优企业,才会确保电商平台的持续发展,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更多性价比更高、服务更好的网购“中国创造”陶卫产品。当然,其中少不了政府监管这一重要环节。而这,反过来又能助力陶卫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者相辅相成。
美梦成真并非一蹴而就,从弱不禁风到兵强马壮,我们已经苦苦探索了近40年,从中国品牌到世界品牌、从中国陶瓷到国际陶瓷,我们仍需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