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8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紫南赋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来自紫南村的优秀妇女典范与广大妇女群众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盛会。这一场名为“情系紫南•仁善美德”的2017紫南妇女节优秀妇女典范表彰活动,在美丽的夜色中徐徐拉开了序幕。



活动现场
过去一年,紫南村在党中央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下,在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美丽文明村居的指导下,坚持文化教化与制度约束相结合,通过开展美德系列人物评选等活动,为广大紫南群众树立了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道德标杆,在全村掀起了“学榜样、做榜样、争当榜样”的热潮。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在仁善模范典型的带动下,紫南正渐渐发生了化学变化,家风变得更加优良,乡风变得更加文明,民风变得更加淳厚,这是“仁善紫南”建设的成果,更是佛山美丽文明村居建设的一个缩影。妇女是推动时代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尤其在推动美丽文明村居建设、“仁善紫南”加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更需要汇聚起全村广大妇女的正能量。
古有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出征,而在今天紫南5.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不乏优秀的妇女同志。她们或是母亲,或是妻子,或是同事;她们或相貌平平,或身材普通,或不善言辞,但她们都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着,撑起半边天,而且还坚持数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为家庭辛勤操劳着,全身心地孝敬老人、教育子女、理解支持丈夫……她们用自己的汗水、泪水和最真的爱,赋予“妇女”这两个字神奇而伟大的力量。
当晚活动现场座无虚席,主持人通过现场访谈,分别从不同角度与现场观众一同分享了四位受表彰的紫南村优秀妇女典范的感人事迹。贤妻良母曾水英、最美环卫女工廖爱好、紫南好媳妇刘雁、人民教师毛玉珍,她们或孝敬公婆,或教子有方,或爱岗敬业,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身份,事迹也不尽相同,但她们都发扬着“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传统美德,彰显着榜样的力量。现场的观众,时而沉寂无声,被妇女典范的事迹深深打动,一次又一次强忍眼角的泪水;时而激情澎湃,被妇女典范的事迹深深感染,一次又一次为她们鼓掌。
守望家人 不离不弃——曾水英
“一日夫妻百日恩,既然嫁给了他,我就要做他一辈子的妻子,只要他活着一天,我就照顾好他一天。”年近半百的紫南市政管理处环卫女工曾水英对患有先天性语言障碍的丈夫不离不弃、相守相携,对患上肾衰竭的女儿悉心照料、无微不至,每天身兼多职,操持家务,无怨无悔地照顾患病的丈夫和女儿,用实际行动坚守着一份爱,扛起了一个家,她付出最好的青春年华来告诉世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

爱岗敬业 任劳任怨——廖爱好
67岁的环卫女工廖爱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点一滴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曲环卫工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之歌。她不惧污秽,在岗位勤勤恳恳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五年如一日地做好紫南公厕保洁,协助紫南通过市旅游局的旅游公厕评审,用爱岗敬业的精神展现了当代妇女的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传统美德,受到了同事和村民的一致赞扬,而她却谦虚地说:“我只是紫南近百个环卫女工中最普通的一员。”

孝老爱亲 家和事兴——刘 雁
刘雁嫁入紫南石邱村29年,不仅是个贤内助,是个好妈妈,更是一个好媳妇,数十年如一日地精心照料着腿脚不便的婆婆,陪吃陪住,用行动诠释着孝的真谛,她说:“孝老爱亲是流淌在血液中的东西,家和万事兴是一个家庭最美满的样子。我只是做了一个媳妇、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应该做的。”受家庭氛围熏陶,她的三个儿女也传承孝心,践行着孝老爱亲的家风。刘雁在2016年紫南村第一届美德系列人物评选中获评了“紫南村十大好媳妇”称号。

师者如兰 香远益清——毛玉珍
毛玉珍,一位紫南小学流滘分校的退休教师。30年的教师生涯里,她用爱心、热情和智慧在三尺讲台上谱写敬业奉献之歌;离退休后,她以真诚淳朴的赤子之心发挥余热,关心、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到“退休不褪色,余热放光辉”,践行着一个人民教师“德为师之本”的理念。

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紫南村“两委”向全村妇女群众表达了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并表示此次活动正是希望通过聚焦和表彰紫南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优秀妇女典范和先进妇女集体,聆听她们的故事,感受她们的激情,向全社会宣传展示妇女在传承中华美德、承担家庭责任、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展现新时期女性的精神风貌,引领全村各行业妇女乃至全体村民弘扬社会正能量,巾帼建新功,为“仁善紫南”发展发挥“半边天”作用,同时营造学习优秀女性、争做优秀女性的良好氛围。
据悉,此次表彰会还特邀了东莞市展能慈善基金会旗下的志愿者服务队前来助阵。东莞展能志愿者服务队一直秉持着“把爱传出去”的施爱理念,16年来,爱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兴建了40余所希望小学,用爱的实践生动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仁善紫南”建设理念正好不谋而合。此次是东莞展能志愿者服务队首次走进紫南,走进基层农村,他们并非专业表演人员,却用真情实感把紫南的仁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情景表演《儿行千里母担忧》接地气地融合了“仁善紫南”文化建设,表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真挚的孝道亲情,给紫南村民与现场观众都带来极大的震撼,让在场的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八尺男儿,都一度激动哽咽,无论台上台下都感到是一种心灵的洗礼。
台上情真意切,台下掌声雷动。小的20多岁,老的60多岁,连说起普通话来都颇为吃力的一群妇女,激情澎湃地组合在一起,嘹亮的《歌唱祖国》大合唱在岭南这所村庄的夜色中久久回荡,充分展现了中国一个小村庄的精气神,两个小时的表彰会就这样在激情和感动中结束了。
活动结束后,现场数千位观众仍久久不愿离去,纷纷向记者激动地表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得到了心灵的洗涤,并表示将会感受到的激动和震撼转化为生活中正能量,在家庭、健康、人际关系、事业四大领域中都争取获得新的转变。
春风扑面,紫南巾帼显风流。表彰活动结束了,典范们的感人事迹不会在人们脑海中消失,典范们的大爱之举留给人们的思考和激励也永远不会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