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海区印发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个行动计划,提出通过3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向创新要素主导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形成层次丰富、质量高效、特色突出、竞争力强劲的供给体系,实现更高水平上的新供需平衡。
经过一年的实践,南海区“三去一降一补”均取得显著的成效。南海民营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对此,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机构、证券、融资保险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为了解决融资问题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制约,南海以问题为导向,以信用为切入点,推动企业发展成本与社会治理成本齐降,积极探索一条从“抵押为主”升级成为以“信用为本”的金融发展新路径,强化了信用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在去库存方面,南海重点不在商品房,而在于商业产业载体。2016年,南海区提出了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全球创客新都市、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三大创新性引领项目。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以广佛国际商贸城为核心,围绕8座总部大楼推动产品跨界创新,重在发展商贸;全球创客新都市以千灯湖创客社区、华南新加坡城、佛山一环东线产业带、三山粤港澳创客基地、“全球创客小镇”一期等五大板块为启动区,重在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则立足南海智能装备制造基础,推动机器人应用、生产和研发。三大项目的共同点都是促进资源集聚引领创新发展,而项目的建设首要就是搭建基础平台和载体,有效化解了南海存量的商业产业载体。
那么,南海实践是如何寻找产业及城市升级秘密的?是如何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的?香港大学教授肖耿、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两位专家,自从2011年就开始跟踪调研佛山的经济转型、城市发展,南海是他们的标本之一。经过长达5年的追踪研究,两位专家娓娓道来南海转型的秘密。
南海模式:有效市场、有为社会及有责与问责政府
两位专家发现,佛山人均GDP在2012年就超过了北京与上海,进入了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经济体。有关佛山的故事,在最近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未来:佛山模式》及《政府与市场:中国经验》两本书有相当深入细致的介绍。
南海是佛山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区之一(另一个是顺德)。两位专家去过南海多次,每次都看到新楼、新路、新人及新故事。他们评价说,作为中国经济百强区中数一数二的龙头,南海2015年人均GDP达到了8.3万元。南海的GDP中制造业超过六成,民营经济超过七成,中小企业总数超过95%。南海虽然没有像华为那样的家喻户晓的全球大企业,却培育出不少行业内的隐形冠军及名牌,例如蒙娜丽莎陶瓷、坚美铝材、南方风机等。南海作为佛山的一个行政区县,奇迹般地依靠市场及地方政府配合市场获得了强大的竞争力。正是因为南海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300多万人规模的区县经济体,它的实践,对全国其他城市的改革与发展可能比大城市更有借鉴意义。
南海的增长与发展模式包括三个层面:有效市场、有为社会、及有责与问责政府。有效市场主要是靠民营企业主导资源配置;有为社会是通过地方政府向社会转移社区及行业职能,培育发展基层社会组织及民主自治;有责/问责政府主要体现在将行政审批、财权、事权等地方政府权力下沉到区县及镇街基层地方政府,并通过基层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竞争形成问责压力及区域分工,及有规模、有特色、及互补的专业镇。这种市场、社会、政府三者各司其职,既不错位也不缺位、越位的南海治理文化奠定了当地“强市场、大社会、小政府”的基本发展格局,其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弥补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的服务功能方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突破发展瓶颈
两位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在南海,制造业比重超过60%,他们感兴趣的是,体量庞大的制造业,是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灵活转身的。
在调研及访谈中,两位研究者惊讶地发现,南海的地方官员及企业家并不很担心产能过剩、库存太多、杠杆率太高、成本太高等问题。南海企业家的事件表明,企业家主动而且主动把握市场规律的行为,让制造业扎堆的南海灵活腾挪。南海企业家及政府官员密切观察宏观经济的稳定及走势的变化,从而及时地提供对策应对。
和大多数中国的制造基地一样,南海区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也遇到困难与挑战。从需求看,由于收入增加及选择更多,中国老百姓对产品的质量、品种、档次、安全性等越来越计较,也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而对传统以拼价格为主、产品单一、质量一般的产品需求大大减少。从供给看,南海的劳动力与土地成本不断上升、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生产模式下的制造成本持续上升。从整体上看,南海的传统产品及生产模式等供给能力严重过剩,而中高端产品、产业、生产模式供给能力不足,环境变化迫切要求南海进行转型。从工业产品销售率看,2010年下降到95.6%,但2014年恢复到98.7%。从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看,2010年下降到17,1946元/人,但2014年恢复到21,4828元/人,主要是通过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机器设备替代劳动力等产业升级手段。通过这些平凡但极其艰苦及漫长的努力与坚持,南海区经济增长率才保持了较好的成绩。
南海实践:政府企业和社会协同行动
考察了大量南海企业的转型升级案例后,专家发现,虽然它们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仔细分析后都很平凡,所谓的秘密,就是探索创新以及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行动。
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纺织企业转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高档布料,避免了与低端产品的激烈竞争;铝材企业转向生产新型节能环保门窗;陶瓷企业生产出微晶石及轻质陶瓷板等国内外领先新产品。
在延长产业链方面,铝材企业由原来单一的产品生产,转为提供门窗的安装、设计、咨询等综合解决方案;制鞋企业向上游皮革自动化切割设备延伸。
在改进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相当多的企业开始用机器代替人工,不仅节约了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也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灵活性,更在南海催生出机器人产业。铝材企业采纳了“竖起来”的立体自动化仓储,不但节约土地,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工。陶瓷业能耗及排放较多的企业纷纷采取节能环保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家具企业通过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把家具的设计、生产、配送、安装等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了零库存“按需生产”。
在引进外来技术方面,当销售由中低端市场转向中高端市场时,一些企业不得不加快国际化进程,与行业内的国际一流公司在技术、研发、商标、专利、渠道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包括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线等。
在自主创新方面,包括技术、工艺、管理、经营模式、销售渠道及品牌等,从2010年到2014年,南海的专利数量由4194件上升到7238件,年均增长近15%,其中科技含量最高、能为企业带来更高附加值的发明专利增长速度更达到年均增长近40%,占全部专利的比重也由10.5%上升到23%,营造了南海企业的工匠文化。
应该说,南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作为中国制造业最集中,也是最普通的一个区县,其经验对中国地方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是制造业升级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南海大多数转型成功的企业都具有工匠精神,坚持做原有产业。而一些脱离原有制造业追求多元化,特别是转向房地产、金融等服务业的企业,往往困难重重,甚至出现由于在新领域缺乏经验而倒闭的情况。
二是市场机制在供给侧结构调整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南海的供给侧结构调整,主要是企业的事,并没有通过行政命令方式来实现。要相信民营企业能够自主决策,有灵活的企业管理机制,有长期在市场竞争中搏杀的经验,也有很强的技术升级动力。市场机制在淘汰落后产品、技术、企业后,确实可以腾出土地、资金、人才等短缺要素发展新产业,实现“腾笼换鸟”。
三是地方政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可以起到服务市场及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但政府为企业服务、为市场服务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目的是营造有利于产业转型、创新发展、形成新供给结构所需的公共环境,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例如:针对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南海在区镇两级政府先后实施了行政审批“一窗通办”新模式,大大节约了企业办事的时间、交通、办公和人员等各方面成本。
在土地供给方面,为破解土地短缺的难题,南海通过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来完善土地出让收益补偿分配制度,激发土地权利人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南海区镇两级政府建立了一些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测试、人才培训等服务。
在环保方面,南海早在2008年就出台了陶瓷业严格的环保标准,倒逼陶瓷卫浴行业淘汰大批不达标企业。可以想象环保将成为陶瓷卫浴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改善产业结构方面,南海主动招商引入了投资80亿元的一汽大众汽车项目,带动了新的汽车产业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