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的理论是,金融市场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因为繁荣时期会带来过度的乐观情绪和不负责任的由债务助推的投资,一旦如果所有银行都忙着收回雨伞(贷款),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明斯基时刻”正是指这一突然总爆发的时刻。
比“黑天鹅”更可怕的是“灰犀牛”,比“灰犀牛”更可怕的是“明斯基时刻”。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九大间隙的一个会议上表示:“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太多,使这个周期波动被巨大地放大,在繁荣的时期过于乐观,也会造成矛盾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所谓‘明斯基时刻’,这种瞬间的剧烈调整,是我们要重点防止的。”
“明斯基时刻”,以美国已故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命名,意指经济体中隐藏的风险突然全面暴露,资产价格暴跌,导致大范围违约。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被广泛地解释为一场“明斯基”式的危机。周小川的话语,意在警告提防“下一场金融危机”来临。
国家主席习近平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今年的一项首要任务,称其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家们警告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一些债务积累对经济构成严重风险。
周小川对企业和家庭部门的债务风险提出了警告,称企业部门杠杆率“偏高”,其中一部分贷款虽然挂在企业名下,但实际上是一些地方融资平台或者地方政府借地方国企名义的融资;需要防范地方政府在使用融资平台的时候,变相突破界限,出现不健康行为。而家庭部门的债务杠杆率从全球来讲还不算高,但最近几年增长很快。“不是说现在就要去杠杆,而是说增长的过程要注意质量”。
“明斯基”时刻
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的理论是,金融市场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因为繁荣时期会带来过度的乐观情绪和不负责任的由债务助推的投资,一旦如果所有银行都忙着收回雨伞(贷款),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明斯基时刻”正是指这一突然总爆发的时刻。
2008年金融危机正是源于美国银行过度放贷,当房价下降后,一些普通民众无法偿还贷款,随后食物链上的各大保险、基金、银行等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随后美国的危机影响到全球。
“明斯基”时刻作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专业术语,首次出现在央行行长的警示性发言中,是对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一次重要警示。也说明,守住不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仍然是任重道远。
周小川表示,系统性金融风险一般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会在市场上引发剧烈连锁反应,“一家出问题,很快连锁反应,会对经济和就业造成重大冲击,这称为系统性金融风险”。
周小川作为央行行长对于债务和杠杆的关注已久。10月15日,周小川在华盛顿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就中国经济前景发表演讲指出,“从货币供应和信贷数据看,今年初以来,中国已进入去杠杆进程,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持续放缓,当前已低于9%。整体杠杆率开始出现下降。虽然幅度不大,但趋势已经形成。”
周小川指出,“中国的整体宏观杠杆率较高。分部门看,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并不高;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仍然处于低位,但增长较快;主要的问题是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较高。”
防风险去杠杆
今年7月17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人民日报发文提到既要防黑天鹅,也要防灰犀牛。
7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一局局长王志军指出:对存在的“灰犀牛”风险隐患,如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等问题,要摸清情况,区分轻重缓急和影响程度,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王志军指出,中央非常重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始终要求守住底线,特别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黑天鹅”和“灰犀牛”这两类事件都有可能冲击金融风险的底线。
从“黑天鹅”,到“灰犀牛”,再到“明斯基”时刻,诸多经济学家一直创造新的词汇来谆谆告诫市场参与者要理性决策与审慎投资,同时也在给监管当局提醒不要被眼前金融繁荣表象迷惑,过度货币政策宽松会引发更大危机。中国官员不再避讳这些“危言耸听”,可见当前金融风险形势之严峻。
而2008年以来的信贷数据显示,近9年来的经济增长几乎全靠信贷扩张而拉动。华融证券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信贷扩张及繁荣程度已经接近日本1990年前后的泡沫经济时期。
大量信贷资金流入了房地产领域。去年以来急速增长的房贷正在超越居民的偿付能力,边际杠杆已极高。海通证券研究发现,2015年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为44%,2016年则达到了50.6%,主要是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导致住房贷款的大量增加,居民部门通过按揭贷款买房的方式进行杠杆扩张。2016年居民部门负债总额为37.6万亿元,其中个人房贷余额28万亿元,占比接近75%。
央行报告显示,今年9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1.1万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比上季末低1.4个百分点;1月份至9月份增加4.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的39.6%,比上半年占比高1.5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增速虽然有一定回落,但仍高位运行。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26.2%,增速比上季末低4.6个百分点。不过,9月末,住户短期消费性贷款同比增速达38.11%,增速较年初高17.8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新增额度14926亿元,较去年同期多9428亿元,达到去年同期增加额度的将近3倍。
“考虑到9月份按揭贷款增速放缓,而住宅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速仍达到11.4%,不排除新增部分贷款并未完全进入消费领域而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可能。未来需要进一步观察并加以严格规范管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
“房地产作为牵动经济的重要一环,其蕴含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在量价抬升的过程中也需要及时减压缓释。今年以来,政策正从多渠道出台了雷霆措施,以化解房地产金融领域集聚的风险。主要包括严控按揭贷款投放,清查围堵首付贷、加按揭等场外配资和个贷过度创新,限制银行理财资金流向,摸底土拍资金来源等,对于打击投资投机性需求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后续施策则更需注意防微杜渐,避免陡然收紧对刚需的误伤。”交通银行总行高级研究员夏丹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副局长、中国房地产金融研究院院长景学成指出,房地产金融风险不单指单项金融服务、单个金融机构出现的风险可能性,同时也包括了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可能性。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应通过完善房地产市场机制和土地制度、拓展多元化的房地产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社会征信制度、规范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管理和经营、建立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监测体系等途径进行防范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