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听到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的要求,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备受鼓舞。
不过作为汽车制造领域的代表,尹同跃觉得,光是品质革命还不够,应该再来一场“品牌革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他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是制造大国但也是品牌小国,还缺少一批世界顶级品牌,部分企业对品牌的重视程度不够。
制造业品牌,是工业转型升级和产品质量过硬的重要表现。而在产业链条漫长的汽车领域,更加考验工业制造企业对每个生产环节的品质管控。“世界只有一个奔驰、一个宝马,对工业企业来说,品牌就是它的‘垄断地位’。”尹同跃说。
作为制造业品牌大国,德国的企业对待工业品时的严谨认真一直启发着尹同跃。他至今还记得在一汽集团工作时遇到的一件轶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汽与大众、奥迪等德国车企合作,准备在中国生产、销售当时风靡一时的奥迪100车型。为了维持奥迪汽车制造的品质,德方把一些因运输途中磕碰而报废的零部件丢弃。但中国工人觉得扔掉太可惜,就把这些零部件修补一下,喷上漆,想继续用到车身制造中。这件事被一个德国质检工人发现了,他觉得这一做法是在破坏奥迪汽车的品牌,最后竟在沟通不畅的情况下流下了眼泪。
这件事对尹同跃触动很大。“我们自认为占便宜了,但其实是埋下了品牌的隐患,而德国一个普通工人就能为这件事掉眼泪,他们对品牌的理解是深入骨髓的。”
从那以后,尹同跃一直问自己:我们对品牌也有这样深刻的理解吗?但让他感到遗憾和痛惜的是,中国汽车业在追跑德国等国家数十年后,在品牌建设、品质管控方面依然需要补课。
近年来,中国制造的品质不断提升,但抄袭现象并未绝迹。尹同跃坦言,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最令人揪心。“品质的基础是什么?是体系与流程。体系与流程是什么?是工业化的浓缩。”在他看来,中国的制造业急需通过倡导品牌建设,建立各个领域的工业体系与流程。
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了5个议案建议,其中《关于重视并加强中国品牌建设的建议》尤为引人关注。
尹同跃建议,国家要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并积极推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形成一批国际性知名品牌;加强对品牌发展的管理,由政府主导评选“中国名品”,加注政府认定标识,在国内外大型展会上,由政府主导建立联合“名品馆”集中展示,形成国际品牌影响力。
他还建议,政府应该在制度和政策上长期支持本国品牌建设,协调推进财税、金融政策向本国知名品牌倾斜,帮助本国品牌健康成长;引导本国民众使用国产品牌产品,树立民族品牌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对本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保护,尤其是对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国知名品牌的保护。
尹同跃看到了太多欧美日韩等国家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例如,日本在“二战”后产业振兴时,设立了质量管理的最高奖“戴明奖”。日本的产业界认为,美国著名的质量控制专家威廉·爱德华兹·戴明博士帮助日本建立了自己的质量体系,由此日本产品才能形成过硬的品质与国际品牌。自1951年创办至今,已经有超过160个日本企业获得“戴明奖”,这些获奖者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均大幅提高。
“我们每年都发最高科技奖、创新奖,但是没有一个品牌奖。”尹同跃认为,我国政府和企业还应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他建议可以由国家或行业协会发起设立类似的品牌和质量管控奖,从品牌议价能力、国际影响力等多维度衡量,从而激发企业管控品质、塑造品牌的动力。
“我们吃够了这方面的苦头,完全一样的东西,挂个牌子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价格。”尹同跃呼吁,中国不能永远只是“世界工厂”,也要做“世界市场”或者“世界设计坊”,让中国制造从理念到品质,再到品牌,都来一次彻底的转型变革。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