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变动调整相对明显,尤其是9-10月份出现了降温的态势,关于“政策底”的讨论也开始增加。研究近期政策动向和逻辑,进而把握趋势,显得很关键。
总体上看,新一轮的政策拐点即将到来,相关市场参与主体应该积极研究政策,进而做出策略的调整和优化。
一、近期政策上的部分微妙变化
从中央宏观经济的政策来看,在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几条重点内容: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从这些政策内容可以看出,整个宏观经济政策是有调整的,或略带有刺激性的特点。
从相关部委政策看,也有类似表述。如证监会10月31日发文:鼓励价值投资。发挥保险、社保、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和资管产品等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引导更多增量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此类表述相比过去是有较大差异的。
在房地产领域,也有很多微妙的政策变化。
第一是关于房价的管控。比如说近期出现了“降价未遂”的表述,安徽、河南等地方政府干预房企随意降价,部分房企被约谈。
第二是部分人才购房政策继续兴起,比如,苏州在11月7日发布《关于申报苏州市人才乐居工程的通知》,政策规定,苏州本地普通高校或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苏就业创业的,视同为引进。引进人才购买首套自住住房,可不受户籍、个税和社保缴纳时限等限制。
第三是供地政策有所调整,比如,深圳11月5日公布了《关于规范已出让未建用地土地用途变更和容积率调整的处置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意见稿中首次明确:可销售人才住房的地价,将按照商品房市场定价的30%确定。而上海也有类似的内容,比如说近期的土地出让中,拿地的自持比例开始从过去的10%上调到20%或更高。
第四是房贷政策的调整,包括杭州等城市近期都有类似的新闻,即当前房贷的发放节奏是在加快的,尤其是利率或到了顶部,部分商业银行给予的贷款政策也有相对宽松和优惠的地方。
二、政策演变的逻辑和趋势
应该说这些政策演变是有逻辑可遵循的。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经济晴雨表即股票市场的表现很不好,尤其是类似上证综指等表现弱于预期。而其他领域也有很多问题,包括部分领域过于强调环保检查,项目干脆停工。
从楼市的表现来看,9-10月份各地出现了市场降温的现象,并由此衍生出很多新问题。比如说市场降温力度太大,市场恐慌心理加剧,房企销售业绩不好既影响了资金回笼,也影响了拿地。
实际上,经济政策和楼市政策一直强调达到“稳”的效应,这在楼市中自然有重要的体现。换而言之,楼市发展不盲目追求大起大落的态势,依然需要稳定地运行。
虽然近期有房企主动降价,但是盲目的降价容易引起市场观望和恐慌。房地产失控,也容易带来诸多产业发展的萧条,所以还是需要有“托一把”的政策调整。
那么后续演变的逻辑和趋势在哪里呢?
应该说楼市的降温,短期看其实都和金融政策调整有关。所以楼市政策的演变,最关键还是要聚焦在金融政策上。
从目前来看,类似商业银行房贷政策预计是会放松的。尤其是观察今年9月份开始各地密集推盘的现象,实际上都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做支持。而且商业银行受益于降准政策的效应,贷款政策也确实有放松的空间。
从企业运营的角度看,虽然近期还是有很多房企面临融资高成本的问题,但也不排除会有新的转机,即后续融资方面也会有放松的可能。最典型的就是,后续险资如何重新投资房地产企业,或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总结来看,政策方面,无论是从需求端还是供给端角度,其实都有放松的迹象和可能,即政策拐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