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瓷砖产量为130.99亿平方米。亚洲瓷砖产量为89.80亿平方米,约占世界瓷砖产量的68.6%。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瓷砖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18年,中国的生产和消费量首次出现严重萎缩,而出口量则连续第5年下滑。这是中国陶瓷行业自本世纪初以来最糟糕的一年。
《突围与转型》可以说填补了中国陶瓷史的空白,也给陶瓷行业的企业提供了决策的参考。每一个篇章都有代表性和可读性。比较深刻和全面地反应了中国陶瓷行业近10年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本书既有宏观的方向和路径的探讨,又有微观的企业运营思路的梳理等多方面。
推荐序一 书以明志,文以载道
缪斌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
作者没有采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书,而是以一个陶瓷行业从业者及业余媒体人的特殊身份,通过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积累与思考,站在民间和个人的角度,以真诚而激烈的手法,描绘了我国陶瓷行业近十年来的成长之路,涉及面横跨整个陶瓷产业链,从科研、机械装备、企业到市场,纵跨企业的生产、渠道、品牌、管理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彩,层次清晰明了。作者对行业的关心可谓情真意切,值得我们陶瓷人学习。
2008—2018的十年,是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建筑陶瓷产量约57.55亿平方米,2017年产量约101.46亿平方米,增长约76.30%;2008年全国卫生陶瓷产量约1.54亿件,2017年产量约2.40亿件,增长约55.84%。十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量大幅度增加,满足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2015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行业开始告别十多年来的高速增长,行业发展的拐点已现。同时,受原材料、燃料、人工等成本增加,房地产政策变化以及环保治理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和转型的火山成为压在陶瓷企业身上的三座大山,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体陶瓷人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陶瓷企业一路走来,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艰难前行取得今日的成就,曾星亮同志结合行业一线工作者和业余媒体人的特殊身份,通过多年的观察、记录、思考、总结、提炼,最后完成了《突围与转型:2008—2018十年观复中国建陶产业的变迁与探索》一书,就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本书从产业扫描、老板战略、陶企战术、决策终端、赢在职场和企业胜经等多个方面分别进行叙述,有对行业十年来重大事件的记录与思考;对市场竞争中企业老板应具备哪些能力和如何管理好企业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对如何做品牌、如何看待电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作为企业员工,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如何胜任自己工作,如何协调好个人与企业的关系,达到共同发展、一同进步的目的等等都有自己的论述。书不尽言,关于本书内容不再赘述,读者观后自有体会。
古语云:“书以明志,文以载道。”曾星亮同志以一个陶瓷人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一个业余媒体人和行业从业者对事物特有的敏锐度,书写了我们陶瓷行业近十年来的人事变迁。希望今后有更多的陶瓷人能够关注行业发展,记录评述行业事件,为我国陶瓷行业发展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希望曾星亮同志以此书为起点,继续努力,笔耕不辍,用自己敏锐的双眼和锋利的笔尖去发现去记录更多的行业风云故事,为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2018年12月17日
推荐序二 爱好文字的人不一样
鲍杰军
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
景德镇陶瓷学院客座教授、硕导
星亮小弟要我为他的新书作序,虽是突然也不惊奇,因为我们的关系还是比较近的。我们是老乡,所以感觉特别亲近;我们共事过一年,所以感情比较近;他做记者时,我还接受过他的采访,所以关系比较近。只有一点比较远,就是我要拜他为师学书法,而他却故意在疏远我。星亮人好心善,特别爱学习,勤练字,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他的习作。文章倒晒得很少,怎么就要出书了?粗粗翻阅了他发来的书稿,才知道是他有心将近十年来,所写的行业文章结集出版,这也是了了他长时间以来的一个心愿,也让我受到了鼓舞。爱好文字的人都不一样,出书是为了表达,更是一种发泄。我想星亮还有一种心情,就是感恩,感谢那些曾经读过他文章的读者。
细读起来,发现书中有不少文章,我也曾看过,有些是应景的,有些是感悟,看过之后,总觉得文风如其人。平时在一起看他说话不多,甚至有些羞涩。他写的文章也是这样,短而精炼,直来直去,具备文人风范。多年身在行业中,看懂行业不难,但能够写出来的不多。星亮自己没做过老板,但指点起老板来却是头头是道,让不少人折服。不知星亮是否学习过管理,但写出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的文章,却能让管理者汗颜。哪怕写到的关于职业经理人的文章,也好像与自己无关,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书法家。有时让我真的有些弄不清文章中的观点,是他自己的,还是旁白。看来无论在哪里,星亮仍是记录者、思想者,这倒是与书名的副标题相吻合。
他的书法相当洒脱,与他的人长得不太一样,与文风倒也匹配。趁还没拜师之前,说句短话:文章看起来犀利,但缺少些锋芒;书法作品看上去有些随心所欲,希望能够一直潇洒下去。当然做我的老师已是绰绰有余。有朋友总会批评我,别人让你指点是客气,可你偏偏就要说。我虽比星亮长一辈,但同属文字爱好者,算是共勉吧。
最后还是说句正经的,过去十年对中国建陶行业来说,是从高速增长中突然回落到停顿的关键时期,所有的游戏规则都在发生变化。在大的经济环境出现质变,以及消费者快速迭代的双重影响下,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导致了渠道的剧烈调整和市场营销的模式变革。书中的文章一方面能够勾起我们对过去十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的回忆,更能激发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希望十年后星亮再出一本文集,继续见证历史。
2018年7月22 日凌晨4点
推荐序三 与世界共舞
叶荣恒
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佛山是中国制造业重镇。2018年佛山GDP快要突破1万亿元。
作为土生土长的佛山人,我为佛山感到骄傲。
佛山的城市面积不大,但是佛山有很多世界第一。陶瓷产量世界第一,电风扇产量世界第一,微波炉产量世界第一,冰箱产量世界第一,空调产量世界第一,铝型材产量世界第一,消毒碗柜产量世界第一,热水器产量世界第一,酱油产量也是世界第一。
北滘家电、陈村花卉、乐从家具、盐步内衣、张槎针织、南庄陶瓷、大沥铝型材,在佛山大地上,41个专业镇熠熠生辉,构成了光芒四射的佛山经济版图。
来自江西的曾星亮,2008年才踏入佛山陶瓷行业,2010年以及2012年的时候采访过我。记忆深刻的是,他每次采访,都会在我的办公室抽烟,而且烟瘾很大。要知道,因为我不抽烟,所以在我的办公室,是很少人敢在我面前抽烟的。
2013年出版《陶界首脑》一书,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新书发布会的时候,曾星亮邀请我去出席,但是我实在是没有时间。发布会过后,他给我送了一本,很厚的一本书,只感觉这个小伙子挺上进的。
2014年11月份,他加盟了博德。共事几年,可以说我对他还是比较了解的。第一,他很单纯,没有心机,认定的事情一根筋,不懂得拐弯。所以,不止一次,我说他很傻很笨。第二,他比较内敛,性格稳重,这也是客家人几百年来的品德。第三,他懂得坚持。比如,书法,练了二十多年,依然天天在练,日记,从初中开始写,一直写到现在。加上他之前一直在媒体上班,喜欢晚上工作。所以,我对他还是比较宽容的。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他可能上班的时间晚,但是下班并不早。
《突围与转型》一书,涉及面比较广,触角也比较深。从中可见,他对行业的热爱,对行业的专注。十年,弹指一挥间,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来说,只是历史长河中很小的一段,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却弥足珍贵,成败在于一个决策,在于一个瞬间。十年,对于曾星亮来说,对于每个人来说,则是黄金般的珍贵,岁月不饶人,人生没有多少个十年,尤其是黄金年龄段。
2008-2018,这十年间的发展历程,相信行业里面的每个领军人,一路走来都不容易。因为这十年,是行业非常艰难的十年,是行业升级转型的十年。而博德,在这十年当中,也经历了很多风雨,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我相信,博德一定会迎来光明的未来。
中国经济三四十年高速增长,良好的人口红利和市场环境下,大部分企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使得一部分企业和营销人认为企业的成功是因为自己能力出众。但当我们冷静对比营销的本意和西方公司的表现时,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在我们中国有几个公司值得大家尊敬和效仿?有多少个像西方、像日本那样多的百年企业?在面对危机的时候又有多大的抗风险能力?又有几个货真价实的专家值得你去恭敬请教呢?博德,在行业里面规模不算大,但是最受行业尊重,原因是什么?原因在于博德的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坚持做好产品的态度,和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风气。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是实现中国制造强国之梦的必由之路。但是,智能制造绝不是引进一条先进的生产线,沽名钓誉骗取政府补贴。而是真抓实干,尊重创新,尊重每一道工序,尊重每一个供应商、代理商。唯有如此,才能算是行业的强者。
突围与转型的过程,就是陶瓷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过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也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作为佛山智造的领军行业,佛山陶瓷也承载着国际化、世界级的理想与追求,始终坚持并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创新变革,开拓进取,不断书写着行业发展的传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相信历经陶瓷企业家们的努力,通过工艺流程改造、信息化、自动化、机器人推广应用等路径,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陶瓷制造一定会享誉世界,一定会成为世界陶瓷一面鲜艳的旗帜!
希望我们的行业更加有序,更加稳健。也希望我们行业的发展更加良性,更加长远!
2019年5月27日
推荐序四 中国建陶产业的变迁与探索
——“不远复,无祇悔 ”中国陶瓷业复兴的生机
黄书恒
伦敦大学建筑系硕士(荣誉学位)
远雄集团首席合作团队│玄武设计主持人
与星亮老弟交往迄今五年多了,当他请我写推荐时,我才惊讶地发现,他真是个勤快的记者。
海明威每天写500字,村上春树则像打卡考勤那样,每天就写十页,这就是职业作家成功的不二法门。对比现世当红的作家,能有这样写作纪律的人已不多见了,至于记者,能够持续不断报导写作,并且在单一领域深耕如此之久,那真是濒危物种而需要保育了!
本书选辑星亮十年来,发表在报章的文章,星亮的报导率直而不绕圈,也不用那做作的词句,虽然没有着力渲染什么大事件,但都是他对于人物的贴身观察,谈的是身边的故事或当时行业内的议论,看似平凡的人物事件却像是部时光机器,带着我们再一次走过中国建筑陶瓷产业的风风雨雨。人们常说好记者写的不是报道,而是一则则故事,真实发生的故事。这让读者们不但知晓此事,还能身临其境,心头一震,扰乱情绪,甚至是娱乐消遣读者,这些平常不过、行业琐屑或者是荒唐可笑的事,反而组成了人类真实社会,记者用一盏探照灯,指引出黑暗中的明路。
我在英国求学时,欧洲博物馆丰富的收藏成了我汲取建筑设计灵感的源泉,英国最知名的两间综合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博物馆),亚洲展间最精彩的就是中国艺术厅,几乎囊括了中华文化各个历史时期的最好文物,其中瓷器更是重点,V&A博物馆的宋代汝窑与明清青花瓷,除了台北故宫外无任何馆可与其媲美。千百年来中国瓷器连同丝绸、茶叶等经由海上丝路与陆上丝路运送到欧洲,改变了全球人民的生活,尤其是中国瓷器因“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受到欧洲上层贵族疯狂式的喜爱,荷兰、德国、法国的皇室大手笔出资设立“陶瓷研究中心”,研究如何制作中国瓷器。直到1710年,德国德勒斯登(Dresden)的皇家瓷窑,通过窃取中国瓷厂的商业机密后,才烧制出第一件瓷器,说是中国催生西方的陶瓷产业一点也不为过。但是今日,无论是艺术陶瓷、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医疗陶瓷还是太空陶瓷,在陶瓷行业内各领域,中国都被西方甩在后面,甚至连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日本都比不上,不禁令人唏嘘!
星亮将书名取为“十年观复”,似乎与我有心照不宣的默契,想必他在看尽中国陶瓷黄金十年的风云起伏之后,不免语重心长地显露文人本色。“观复”来自于易经的复卦,“一元复始”的吉祥语就是源自于此;复的卦义由阳爻归来而得,引申则有回家,阳气归来,生机暗藏,周而复始,改过迁善,浪子回头之意。中国陶瓷行业内不乏有志之士,星亮书中情意深长的故事,就像代表着大家的心,希冀中国本土陶瓷产业,能深思反省,振衰起弊。
当今中国已崛起,震旦不再陆沉;然而,在文化精神的层次上,我们仍然亟需奋起直追,在技术、建筑、设计的平台上,还需要摆脱西方思维的纯粹移植,根植于自己文化的经典作品。针对这一点,星亮与我都期许,接棒引领中国文艺复兴的浪潮,与所有当代中国建筑陶瓷先进同侪携手共勉。
2018年8月27日
自序 写在前面的话
曾星亮
《突围与转型》、《陶界首脑》作者
陶瓷行业资深作家
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
公共关系知识产权部部长
十年,弹指一挥间。
从2008年至2018年,这十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人生中又有多少个十年。
回顾这十年,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感慨万千。因为这十年间,世界变化得太快。一转眼,就发现自己被世界抛弃得泪花摔了一地。
2008年,留给国家最深的印迹是奥运会,由张艺谋策划导演的开幕式,震惊世界,也让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2008年也是国人难忘的一年,年初的冰冻灾害,让一包方便面卖到50甚至100元,无数个准备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漂泊浪子停在马路上前进不是后退也不是,只好在车上干着急,而附近的村民“趁冷打劫”,平时卖三五块的方便面坐上了直升飞机。五月,汶川地震,让全国各个省市纷纷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让汶川得以迅速重建。股市也是从6124点一泻千里,摔了个底朝天,跌到1664点,成为中国股市开市以来最为严重的股灾。
而对于佛山陶瓷行业来说,“腾笼换鸟”这四个字让不少老板听了都浑身发毛。因为也就是在这一年,佛山市政府正式启动产业升级。在佛山刚刚投资建厂的老板欲哭无泪。从几百上千个工厂直接降为几十个工厂,政府的整治力度不可谓不大。
而我,也是从2008年才踏入这个行业。当时兴邦产业集团董事长姚晓宏凭借《古镇灯饰报》的影响力,试图进军陶瓷行业。于是我成为《陶瓷视界》报的一员,从大众媒体转到了行业媒体。而在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我急急忙忙赶回老家,在8月8日这一天的一大早,在奥运会开幕式的这一天,在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4个月之后,我的大女儿就来到了这世界。
从2008年到2018年,中国正一步步成长,当然所遭受的风雨也越来越大。中国实力在不断增强,“中国威胁论”的风头越加强劲。2008年,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8年中国不仅早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是世界上两个GDP10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之一,中国今天的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的60%以上,大约是日本、德国、英国的GDP之和。
十年间,我们的综合国力已经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巅峰。我们今天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而10年前不是,中国今天的高铁四通八达,是全世界最密集的,而10年前连京泸高铁都没有。今天中国汽车销量世界第一,而10年前中汽公司刚刚被撤销。我们无法预测中国的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轨迹,但是我们相信,今天的中国有了更多把握这一轨迹的主动性,中国的国家命运在更大程度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十年间,我们的陶瓷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企业成为了历史,在市场的洗牌当中出局,也有很大一部分在这里面继续煎熬:从前的方式方法不管用了,促销促不了,团购团不了,砸金蛋砸不下了,只能仰天长叹,不知所措。只有一少部分人,正在走进光明大道。
而这十年,陶瓷江湖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有专一、持之以恒、敢于冒险、专注产品的企业老板,像博徳,2012年在阳西拿下5000亩土地,成为全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魄力不可谓不大。也有多元化、跨领域发展的新中源新明珠,这十年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还有,充满睿智和充满激情的何新明、黄建平,依然埋头苦干。也有“不务正业”、四处讲学的行业最潇洒的老板鲍杰军,要成为他的学生不但要交昂贵的学费,还得是江西商会的会员,非江西籍会员,收费翻番。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十年间,很多职业经理人慢慢退出了这个行业,也有很多职业经理人自己拉起旗子,独立门户,更有不少新生力量涌进这个行业。而十年间,我自己也从一个媒体人,辗转到了企业。从宏观到微观,自己确实更加深层次地了解企业,更加深层次地感受到了企业的脉搏,行业的脉搏。
在这十年间,自己也经常嘴里叼根烟,密思苦想一番之后,打开电脑,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于是,此书呈现在您的面前。或针砭时弊,或隔靴搔痒,或东拉西扯,或指桑骂槐,或不知所云,读者自见分晓。我只是把这十年时间,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的呈现出来而已。从2003至2013,是我做新闻媒体的十年,从2008到2018,是我在这个陶瓷行业的十年。前十年,自己出版了《陶界首脑》一书,作为总结。而后十年,我希望从《突围与转型》开始,更加深入这个行业,更加热爱这个行业,更加热爱这个企业,更加热爱自己,更加热爱身边的人和事。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
祝福我们这个行业,能生生不息,炉火长旺。祝福我们这个时代,能国富民强,早日实现中国梦!
2019年9月27日
《突围与转型》
作者:曾星亮
书号:978-7-5491-2034-5
版次:2019年10月第1版
定价:99.00元
【内容简介】
《突围与转型》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26万字,从建陶设备、原料,到瓷砖、卫浴,横跨整个陶瓷产业链,从科研、机械装备、企业到市场,纵跨企业的生产、渠道、品牌、管理等方面,来观复中国建陶产业的变迁与探索。曾星亮用新闻写作加言论点评的形式,用通俗易懂却又发人深思的文字,从宏观到微观,写出建陶行业十年发展的脉搏,写出自己的总结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