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分析精装、整装渠道,包括岩板其应用渠道在家居领域的趋势已经形成,如做整装,通常就是把所有的资源整合到一块,把各个品牌好的,新的东西通过设计来导入到整个环境里面。这时通常会出现一个词“材料化”,而材料化通常又是与“去品牌化”放在一起的。
何为去“品牌化”?举个例子:当一款产品里有不同品牌可供选择时,通常两种方式表现出自身产品的优势:第一,品牌的知名度与认可度,通过高曝光率和高知名度带来更多的购买率;第二,产品的品质,以产品本身特质吸引消费者或以更高的品质取得优势。后者所表现的,就是“去品牌化”的本质。
目前,岩板热还停留在B端,尚未真正传导至消费端。近期,据部分行业内的企业人员透露,目前主要提供的都是岩板材料,让家居企业自己去二次加工。有行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岩板新物种的爆炸发展,建陶行业会向泛家居板材化,材料化,去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如目前,家具领域应是岩板应用最大的量并且是最易突破的一条路径;是完成整个服务交付周期最短的一个领域。而岩板触达终端消费者必须借助各种家具、家居产品;得通过欧派、索菲亚、金牌橱柜等家居品牌与消费者互动,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岩板企业供应商的角色越来越强,消费者品牌的角色则慢慢弱化。岩板企业的重心是加强与各大家居品牌的跨界合作,推动岩板更广泛的发展。
所以,导致不少人误以为,笃定前行B端渠道,把产品做好就可以了,不要做什么品牌了。但在小编看来,但“去品牌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品牌化”建设,需要平衡好两者的关系。而这也是取决于企业选择,当然传统渠道也有一定成效,有的企业发展就是规模化制造,追求规模化,从营销老总到业务到跟单都是以销量为目的的营销方式。而有的企业走品牌化发展,挺直腰杆做自己的品牌,融入用户思维、渠道思维以及应用服务思维,去重构服务体系,做成功能性产品,乃至用“定制岩板”思路来推广,真正意义上从一片砖到最后立体、墙面、台面的岩板风潮;哪怕前期销量没有那么大,但是品牌价值大。
品牌打造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当岩板产品刚刚起步时,那时候不要去刻意地为了品牌而树品牌。即品牌塑造行为必须刨掉冗余,“去伪存真”。“去品牌化的品牌战略”,无非就是切实回归到产品本身,当岩板加工配套落地服务,基础全线的服务链打通时,已经把产品做到极致,并且为市场所接受的时候,再开始想品牌名字、品牌口号、品牌定位、品牌传播……
亦有业内人士分析,对于岩板企业而言,到底是只做岩板还是做延伸的岩板产品,若企业要想加大话语权,实现岩板的爆发,就需改变当传统陶瓷砖卖这个观念。陶企必须要“跨出去”。能够有更强的竞争力,肯定还是要从材料延伸到产品,因为做材料你可能只有价值,知道你做了产品,有了颜值,价值和品牌,那么综合竞争力就会走的更远。言之,岩板企业应该做产品,不反对有人专门做材料。
据资深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大约有75条大板岩板生产线在运行,100条大板岩板生产线很快达到。其中70%~80%岩板没有在传统瓷砖领域销售,而是跨界进入家具、厨卫、定制家居、石材等领域。且有业内行家预测,岩板市场或达千亿。而岩板大规模量产后,现在岩板价格战越演越烈,但目前还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价格体系还没形成,市场还很混乱。但这是正常现象,当岩板市场真正形成一定规模时,才逐渐开始品牌化、规范化、高端化、精细化,混乱往往是通往成熟的必经之路。